孙皓做了哪些事?为何陈寿对他评价很低呢?
《志》中,陈寿对三国英雄人物多有评述。他对末代君主孙皓的评价极为严厉:“况皓性情凶顽,行为残暴,忠言进谏者被诛,奸谗之人却得进用,他对百姓苛虐无度,穷奢极侈。”在陈寿看来,孙皓的罪行罄竹难书,应受极刑,以谢天下百姓。那么,孙皓究竟做了哪些恶行,才导致如此严厉的评价呢?
一、皇位得来不正,滥杀无辜,亲情冷漠。
孙皓是孙权的孙子,他的皇位并非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获得,而是命运的安排。在孙休去世后,他凭借皇后的支持以及大臣的决策,意外地登上了皇位。一旦坐稳皇位,孙皓便开始了他的残暴统治。他杀害了扶他上位的功臣和亲人,包括皇后朱氏、濮阳兴、张布等人。他甚至将孙休的四个儿子流放到偏远小城,并派人追杀其中两个年长的孩子。这种残忍的行为令人震惊。
二、骄奢淫逸,残暴不仁,逆行倒施。
孙皓听信谗言,以为天下百姓也盼望他成为天子。于是,他带着母亲、妻子及数千后宫北上洛阳,声称顺应天命。途中遇到大雪封路,他仍命令士兵身穿铠甲、手持武器前行,导致许多士兵冻死。士兵们怨声载道,孙皓才不得不返回。他还因猜忌暗害重臣,宠信奸��t佞之人。他的行为导致人心惶惶,百姓痛苦不堪。
三、滥杀无辜,扰乱民间,残害忠良。
孙皓的残暴行为更是数不胜数。他宠爱的妃妾派人百姓财物,被司市中郎将陈声制裁。孙皓却愤怒地锯断陈声的头。类似的事件层出不穷,孙皓对待忠良之臣也是残忍无情。他每次宴请大臣都让他们喝醉,然后派遣黄门郎观察他们的过失,以此收拾大臣。孙皓的后宫已经数千佳丽,但他仍不满足,到处选妃子入宫。他对不满的妃子宫女就将其扔进河里淹死。
孙皓的荒唐行为数不胜数,他对百姓毫无恩惠。最终,吴国被晋国所灭,孙皓无奈投降。虽然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他“得到不死之诏,复加归命之宠”,但这岂能掩盖他的残暴统治和荒唐行为?他的善终令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