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明朝,而不是最强盛的盛唐
作为一个深度研究历史的爱好者,我深深被明朝的某些特质所吸引。这是一个有着坚定信念的朝代,其祖训中明确提出了“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口号。这种决心和骄傲,甚至在那些曾经威震四方的朝代中,也未曾被如此坚定地喊出。
在经济领域,尽管明朝实行了禁海政策,对外交流相对较少,但不可否认的是,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民间资本最为活跃的时期,甚至孕育出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反观唐朝,其开放政策虽然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条件,但也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先进的生产技术被外传。以桑蚕技术为例,唐朝的开放使得这项技术被吐鲁番地区掌握并转卖给西方行商,这不仅断送了士兵的兵饷支付制度,也让东西方往来逐渐中断,为后世的封闭倾向埋下了伏笔。
在政治层面,明朝与唐朝有着截然不同的风貌。唐朝世家贵族林立,使得皇权在一定程度上被限制,而明朝则是历史朝代中集权之最。明朝的内阁制为其政治体制带来了一丝资本主义的曙光,这让我充满想象。明朝也犯了一些严重的错误,如允许商人子弟参加科举(这是东林党崛起的根源),士农工商不同体纳税,以及重文抑武的政策,这些都导致了土地兼并、国家财政枯竭以及军队战斗力的丧失。
在文化方面,明朝出现了知行合一的思想,虽然唐朝的诗歌文化极为灿烂,但明朝的小说文化同样辉煌,两相媲美,使人更加信服。而在外部环境下,明朝虽然有机会通过下西洋参与世界大势,但却选择了固步自封,禁海政策使其错过了大航海时代的机遇。
朱元璋出身卑微,他制定的政策有时显得独特甚至古怪,但他对底层百姓的同情令人钦佩。他减轻了农民的税负,降低了商税,可惜他并不懂得国家财政的运转机制。他一味地减轻百姓负担,削减官员俸禄,导致国家不能健康、稳定、高效地运转,最终让明王朝走向衰败。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失误,但他对百姓的关怀仍然值得我们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