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的最窝囊的秦王却完成了秦国东进的第一步
秦国,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壮大,逐渐在六国中崭露头角,成为强者。尽管秦国已然强盛,却依然偏居西陲,无法进入中原,与各国的争霸之路尚未开启。
到了关键的时刻,出函谷关、东进中原,与六国争强的时代已经来临。要想东进,宜阳是必经之路。宜阳是陕西通往河南的重要通道,也是韩国的西大门,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秦武王三年,秦武王有着宏大的志向:“寡人欲容车通三川,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矣。”他决心东出函谷关,代周而取天下。为此,甘茂制定了联合魏国攻打韩国的策略。
当甘茂出使魏国时,他对副使向寿说:“你回去之后就说‘魏听臣矣,然原王勿伐’。事成,尽以为子功。”向寿依言对武王讲,武王听后感到困惑,不明白为何魏国同意联合攻韩,甘茂却反对立即进攻韩国。
甘茂回来后,武王亲自到息壤迎接他,并询问原因。甘茂解释道:“宜阳是大县,城防坚固,沟深壕宽,粮草丰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如果大王要攻打宜阳,需要越过险境,长途跋涉千里,实难攻取。而且,如果攻城长久不下,重兵在外,国内必有谣言产生。昔者曾参虽贤,其母尚能信任他,然而若三人疑之,其母也会信之。臣非有曾参之贤名,若攻韩,疑臣者非三人,臣恐大王不信臣。前朝先王西并巴蜀,北开西河,南取上庸,东破合纵,天下皆认为先王之功。乐羊攻中山三年始破,归而夸功,文侯示谤书一箧,乐羊叩首而谢。今日臣在外领重兵攻宜阳,国内诸臣疑臣之言必起。若大王听信之,则不能攻韩。”武王听后表示理解并起誓:“我愿与你共誓不取宜阳绝不回师。”
于是甘茂领兵攻打宜阳五个月仍未能攻下。国内议论纷纷武王不得已发使召回甘茂询问原因甘茂反问武王:“息壤的誓言还作数吗?”武王坚定表示继续增兵支持甘茂最终杀敌六万成功攻取宜阳。
秦国取得宜阳后东出函谷关直达韩国腹地迈出了东进的第一步为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