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吃不胖?科学家发现饭后抑制脂肪合成的机制
革新发现:吃而不胖的秘密武器——FGF15/19肠道激素
在羡慕那些“喝凉水都长不胖”的人的你是否想过这样的神话或许不再遥不可及?最近,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一项新研究为我们揭示了吃而不胖的秘密——FGF15/19肠道激素。
我们常常认为,进食后身体就会进入快速新陈代谢阶段,食物被转化为脂肪储存于体内。此前的研究已经表明胰岛素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新研究指出,我们体内的脂肪合成并不是被动的,而是由一种名为FGF15/19的肠道激素主动抑制的。
这项研究在《自然-通讯》上发布,为我们揭示了全新的机制。研究人员发现,在饭后数小时,随着胰岛素水平逐渐回归基线,FGF15/19激素的水平会在大约三小时达到峰值。这一激素能够直接抑制肝脏中与脂肪合成相关的基因活性,从而主动控制脂肪的合成。这意味着,我们的身体在由进食状态过渡到禁食状态的过程中,正是依靠这种机制来调节脂肪的合成。
对于那些患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肥胖症的小鼠,研究人员发现FGF15/19在抑制和阻断脂肪合成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这一发现为我们理解这些疾病提供了新视角,也暗示了未来可能的全新治疗方法。研究者Kemper表示,这项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现有的代谢紊乱问题,也预示了未来可能存在的治疗方法。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能够找到一种方法,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美食而不必担心肥胖问题。
这项研究的发现为我们揭示了吃而不胖的奥秘,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可能实现的健康与美食共存的理想状态。而这一切的秘诀,就隐藏在我们肠道中的FGF15/19激素里。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或许能够找到更多类似的调节方法,帮助我们实现真正的健康与美丽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