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为什么会推荐一个死囚给雍正帝?
探寻张廷玉的推荐之谜:一个死囚如何成为帝国重臣?
在历经残酷的“九子夺嫡”后,皇四子成功登基,开启了大清帝国的新时代。在雍正七年,这个年轻的皇帝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西北战事再起,新成立的军机处运转尚未成熟,江南又遭遇罕见大水灾,税收支柱陷入危机。
正当雍正帝急需用人之际,他的得力助手十三爷却因病无法承担重任。张廷玉与蒋廷锡成为了雍正帝的左膀右臂。当治理水患的任务迫在眉睫,李卫因母亲去世需回家守孝而无法承担此重任时,张廷玉毫不犹豫地推荐了一个人,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此人竟是一个死囚——阿克敦。
阿克敦并非寻常之人。他出身满洲正蓝旗章佳氏,是满清王朝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之一。虽然满人在科举考试中常常不敌汉人,但满清统治者为了满足满人官员的需求,特设捐官制度,使得许多满人官员并非科举出身。阿克敦是个例外。他凭借真才实学,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二甲第三名的优异成绩,成为满人官员中的佼佼者。
康熙帝对阿克敦的才华深为器重,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之职,不久又升任礼部侍郎兼祭酒。雍正帝继位后,将阿克敦与张廷玉一同纳入南书房。而后,又外派他为两广总督,成为封疆大吏。
阿克敦在任上政绩显著,但因得罪地方官员而被弹劾。更有人对他进行打击报复,将他告入死牢,面临秋后处斩的命运。直到江南发大水,张廷玉找到机会推荐他治理水患。雍正帝明白阿克敦的能力,接受了张廷玉的推荐。
阿克敦带着全部的本领去治水,这是他挽回自己命运的救命稻草。他经过两年的努力,成效显著,得到了雍正帝的认可。之后,他在与准噶尔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被任命为尚书,成为朝廷重臣。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困境中仍有机会,只要把握住机遇,有准备的人总能绝处逢生。阿克敦的经历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他的才华与努力,使他从一个死囚变成帝国重臣,成为雍正朝的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