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长的十大河流:长江黄河排第几呢?
黄河与长江虽然位列世界河流之林的前列,今天我们来一起深入了解世界上最长的十大河流,其中的故事和奥秘定会让你眼界大开。
让我们向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致敬。这条流经非洲东部和北部的河流,以其波澜壮阔的气势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尼罗河不仅是非洲最大的河流系统之一,更是世界之最。长达6,853公里的长度让尼罗河稳坐世界最长河流的宝座。尽管有来自巴西的学者宣称亚马逊河长度更胜一筹,但这个观点尚未获得全球地理学界的普遍认同。
尼罗河的两大主要支流——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共同为这条伟大河流注入了生命力。其中,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为尼罗河下游带来了丰富的水源和营养。而白尼罗河则是两条支流中最长的,沿途与尼罗鳄共同演绎着这片土地的自然生态。
尼罗河流域不仅孕育了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更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科学发展的见证者。古埃及文明的辉煌便是这片土地最闪耀的明珠。三条河流——卡盖拉河、白尼罗河与青尼罗河的汇聚,共同造就了伟大的尼罗河三角洲平原,这里不仅是古埃及文明的摇篮,更是现代埃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心脏地带。
紧随其后的,是世界第二长河亚马孙河。这条位于南美洲北部的巨大河流,以巨大的流量、广阔的流域和众多的支流著称于世。关于亚马孙河的河长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认为其长度为6,公里。其流量之大,每秒达21.9万立方米,远超其他三大河流尼罗河、长江和密西西比河的总和,几乎相当于7条长江的流量,占全球河流流量的20%。而其广阔的流域面积更是达到了惊人的691.5万平方千米,占南美洲总面积的40%,支流数量超过1.5万条。这片庞大的流域不仅滋养了丰富的生态,更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亚马孙文明。亚马逊河流域的源头之旅:追溯亚马孙河的起源,我们不得不提及安第斯山脉中的一个隐秘之地。在这里,海拔高达5597米的奈瓦多·米斯米峰,孕育了一条涓涓细流,这就是亚马孙河的起点。这条小溪,在穿越劳里喀恰湖、阿普里马克河、乌卡亚利河后,最终与马腊尼翁河汇合并奔涌成为亚马逊河的主干流。其中,世界上最凶猛的淡水鱼——亚马逊鲇鱼就生长在这条河流中。
这片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雨量超过2000毫米。著名的亚马逊热带雨林就生长在这里,这里蕴藏着世界最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多达数百万种。亚马逊河因其为世界淡水观赏鱼主要产地而闻名于世。这里丰富的淡水热带观赏鱼种类吸引了全世界的观赏鱼爱好者和生物学家。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第三长河——长江。长江发源于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穿越了青海、西藏、四川等多个省份,最终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公里。这使得长江成为世界大河长度排名中位居第三,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尼罗河和亚马孙河流域分别跨越多国,但长江却是中国独有的。
探寻古长江的起源,我们发现长江流域在远古时代的大部分地区曾被海水淹没。直到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纪时期,部分地域仍被古地中海所覆盖。随着印支造山运动的开始,昆仑山、可可西里山等山脉逐渐隆起,长江中游南半部也逐渐成为陆地。在这一系列的地理变迁中,云梦泽、西昌湖等断陷盆地和槽状凹地形成并相互串联,当时的江水流向与今日相反,江水从云南西部的南涧海峡流入地中海。
长江流域不仅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是三个文明起源的中心。这里的历史与文化底蕴,与河流的奔涌息息相关。无论是亚马逊河还是长江,它们都是自然与人类文明的交织之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传承。在古老的长江中游,稻作农业在这里生根发芽,繁衍出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这里是目前所知稻作农业最早的家园。
长江下游,历史文化的脉络清晰可见。从马家滨文化、崧泽文化到良渚文化,一路走来,发展脉络如丝如缕,贯穿古今。
再溯长江而上,至四川腹地,这片土地的新石器文化曾一度神秘莫测。近年来在成都平原,以宝墩村为标志的一系列城址被发现,揭示出在新石器时代的末期,这里文化繁荣,城邑兴盛。巴蜀文化,也就是三星堆文化,便是这一发展的直接延续。如此,上游文化系统也逐渐浮出水面。
提及世界第四长河——密西西比河,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一泻千里、奔腾不息的壮丽景象。这条美国第一大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非洲的尼罗河和中国的长江齐名。它位于北美洲中南部,蜿蜒曲折地穿越广袤的大地,最终注入墨西哥湾。
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若以发源于美国北部的艾塔斯卡湖的上密西西比河为河源计算,全长达到惊人的3767km。若以红石溪为河源,则总长度位居世界第四长河之列。其流域面积之广更是占据美国本土的相当一部分。不仅如此,这条河流还是高度工业化国家的中央河流大动脉,商业运输繁忙,堪称世界上最繁忙的商业水道之一。
这条巨大的河流携带着丰富的泥沙,年均输沙量高达4.95亿吨。其流域土壤肥沃,属于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巨大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地使得这片区域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孕育出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如此强大的河流不仅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更是人类文明的见证者和传承者。黄河——中国的母亲河与世界的第五长河
黄河,这条中国的母亲河,如一条巨龙蜿蜒曲折,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覆盖了约75万平方公里。作为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黄河位列第五,而在中国,它则是第二长河。
黄河的起源,深藏在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在这条河流的初始阶段,它犹如一条蓄势待发的巨龙,开始其壮丽的旅程。经过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九个省份,最终汇入渤海。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的黄土高原地区,黄河夹带了大量的泥沙,这也使得它被誉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黄河流域的地形地貌多样,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黄河的泥沙不仅体现了其磅礴的气势,也孕育了丰富的农业资源。每年,黄河都会产出约十六亿吨泥沙,其中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的四亿吨则留在下游,形成肥沃的冲积平原,为农业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黄河的孕育、诞生和发展是地质作用和历史时期的地貌变化的结果。地壳的构造运动是外部力量,而河流自身的侵蚀、搬运和堆积则是内部力量。从史前时期到现代,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黄河下游的泥沙堆积一直在进行,而人类活动的影响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第六长河——鄂毕河。这条位于西伯利亚西部的河流是俄罗斯的著名长河,也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鄂毕河在当地不同民族中有不同的名字,其长度达到了5410千米,流域面积广阔。这条河流是俄罗斯腹地的一条重要运输通道,穿越不同的自然环境和民族区域。
黄河与鄂毕河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河流之一,它们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水资源,也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鄂毕河,一条贯穿西伯利亚的长河,由卡通河与比亚河的壮丽汇流开始,自东南向西北流淌,随后转向北流,最终汇入北冰洋的鄂毕湾。作为俄罗斯乃至世界的著名长河,她的河网密布,支流众多。流域内的大小支流超过15万条,总长度约为180,242公里。
鄂毕河的上游从比亚河与卡通河汇合处至托木河合流处,中游则从托木河合流处至额尔齐斯河合流处,下游则是指从额尔齐斯河合流处至鄂毕湾。左岸的支流额尔齐斯河是其中一条重要的支流,流域面积广大,几乎占据了全流域70%的地区。
在这广袤的流域中,生活着约50种鱼类。其中,数种鱘和“白鲑”是最具经济价值的。季节性冰盖导致的缺氧问题,每年冬季都会在特姆河汇入处至三角洲之间的河段造成大量鱼类的死亡。
再来说说叶尼塞河,这条俄罗斯的巨河,是亚洲北部的重要河流,也是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利亚高原的分界线。其流域范围之大,几乎覆盖了西伯利亚中部的大部分地区。叶尼塞河起源于蒙古国,向北流向喀拉海。若以色楞格河-安加拉河为源头计算,其全长达到了世界第七长河的地位。
上游的叶尼塞河湍急多变,充满了急流和洪水。而中下游地区则因为地形平坦、冻土广布而多沼泽湿地。这条巨大的河流的水量来源十分丰富,约一半来自雪水,超过三分之一来自雨水,其余则来自地下水。
叶尼塞河流域的气候以亚北极气候为主,北部地区的寒冷季节从9月末持续到次年的6月中旬,而南部地区则从10月中旬持续到次年的4月末。即使在夏季,北部盆地的气温依然较低,7月的平均气温在8到12摄氏度之间。南部夏季相对温暖,7月的平均气温在18到20摄氏度之间。尽管气候多变,但这条河流仍然是俄罗斯以及流入北冰洋水量最大的河流之一。湄公河畔的气候与生机
在寒冬的季节,北部地区的气温如霜如冰,温度低至零下数十度。而在南部地区,温暖如春的气温却能让人感到意外,与寒冷的北部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独特的南北温差现象,让这片土地在不同季节展现出不同的魅力。
叶尼塞河及其支流是一个鱼类丰富之地。中游有身姿矫健的小体鱘、鱒,还有数种白鲑和茴鱼。下游则聚集了各种鱼类,如西伯利亚七鳃鳗、西伯利亚鱘等。而在三角湾,虽然鱼的种类相对较少,但却盛产经济价值的鱘鱼。这片水域,仿佛是大自然的宝库,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谈及亚洲的河流,湄公河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它源远流长,干流全长超过四千公里,是亚洲最重要的跨国水系之一。作为世界第八长河,它流淌在多个国家的土地上,承载着丰富的水资源和多样的生态。它的主源扎曲发源于中国的青海省,经过多个国家的领土后流入南海。流域内的国家除了中国和缅甸外,都是湄公河委员会的成员国。
湄公河的河谷宽广且多弯道,经过老挝的瀑布进入低地后,与洞里萨河交汇。进入越南的湄公河三角洲后,这里土地肥沃,是越南重要的农业区。河流在金边分流后,再次汇合入海。而在河口附近,湄公河更是形成了三条汊河入海,展现了自然的神奇魅力。
湄公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流域内的降水和雪山融水。其中,降水占据了河流径流量的半数以上。每年五月雨季的到来使得水位上升,到了九到十月更是达到汛位高峰。而泛滥主要发生在三角洲地区。与此湄公河流域位于亚洲热带季风区的中心地带。在雨季期间(五月至九月),这里受海上季风的影响,潮湿多雨;而在旱季(十一月到次年三月),这里受大陆季风的影响,干燥少雨。这使得湄公河流域的气候变化多端,生物多样性丰富。在这片土地上,自然的力量与季节的变换共同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世界第九长河——拉普拉塔河-巴拉那河
拉普拉塔河-巴拉那河,是南美洲仅次于亚马孙河的第二大河,风景如画,令人流连忘返。它源自格兰德河与巴拉那伊巴河的交汇之处,犹如大地母亲的馈赠,一道清泉破山而出,奔腾不息地向西南流淌。穿越巴西的中南部,经过瓜伊拉,再在巴西与巴拉圭的边界间穿行,最后流入阿根廷,与乌拉圭河汇合后,终于投入大西洋的怀抱。
这条河流全长4700公里,位列全球十大最长河流的第九位。其中,巴拉那河干流的长度达到了2580公里。拉普拉塔河入海口段长320公里,流域面积覆盖了310.3万平方公里。这里的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四季降雨丰富,年降雨量在1200至2毫米之间。
上游的石滩众多,中游比降较大,而下游及其右岸支流则展现了典型的平原河流风貌。在这片广袤的流域中,河流蜿蜒曲折,河水清澈见底,沿岸风光旖旎,吸引了无数探险者和自然爱好者的目光。
接下来,我们要提到的河流是世界第十长河——刚果河。刚果河又被称为扎伊尔河,是非洲第二长河。它的源头位于扎伊尔沙巴高原的卢阿拉巴河,穿越刚果盆地,最终注入大西洋。全长约4640公里,流域面积约为37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
刚果河流域包括了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大部分领土,以及刚果、中非共和国、赞比亚、安哥拉和坦桑尼亚的部分地区。这里的支流众多,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扇形河道网。从海拔270至460米的斜坡汇聚而成的河水,流入中央的洼地,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刚果河上游有许多汇流、湖泊和瀑布;中游则有一组壮观的瀑布群;下游则分为两汊,形成了一片广阔的湖区。
这两条河流都是自然的杰作,它们的壮丽景色和丰富生态令人叹为观止。无论是拉普拉塔河-巴拉那河的宁静之美,还是刚果河的磅礴之势,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魅力。刚果河流域,支流众多,宛如繁星点缀在茂密的丛林中。这些支流如同大地的血脉,滋养着这片丰饶的土地。沿着刚果河的主干道,众多支流汇聚其中,共同构建了这一庞大的水系。
右岸的支流中,卢库加河、卢阿马河宛如勇敢的勇士,奔腾不息;埃利拉河、乌林迪河在绿意盎然的丛林间穿梭,诉说着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洛瓦河、阿鲁维米河静静流淌,宛如大地的温柔脉络。伊廷比里河、蒙加拉河、乌班吉河、桑加河等支流,它们各自独特的风貌和特点,共同构成了刚果河的壮丽画卷。
而左岸的支流也同样令人惊叹,洛马米河、卢隆加河如同奔腾的巨龙,在丛林中蜿蜒前行。鲁基河、开赛河、因基西河等,它们的水流宛如生命的旋律,在刚果河流域中跳跃舞动。
这些支流不仅是刚果河的组成部分,更是大自然赋予这片土地的珍贵礼物。它们滋养着土地,孕育着生命,展示着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刚果河流域的支流文化,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写照,也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