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大腕扎堆 是《建国大业》一大败笔
在众多璀璨的演艺明星之中,一部献礼大片悄然集结了170多位职业演员,其中更是包括了80多位一线演员。成龙、刘德华等国际巨星也主动请缨参演,究竟是怎样的片子能吸引如此多的演艺大腕呢?据媒体报道,这部名为《建国大业》的影片,作为国庆六十周年的献礼大片,将于9月17日在全国公映。
这部影片的导演是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他时隔18年后重执导筒,为影片注入了强大的制作力量。被网友誉为“史上最牛献礼大片”的它,自然也引起了演艺圈的广泛关注。连导演陈可辛也对此表示惊讶,他半开玩笑地对黄建新说:“你们似乎找到了我一生都在寻找的演员,并且全部集结在一部电影中,这是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
更让人震惊的是,《建国大业》所动员的资源之庞大,甚至令好莱坞都感到不可思议。如此多的明星甘愿为该片“跑龙套”,有的只为了一句台词、一个镜头,甚至有的零片酬参演。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明星如此卖力呢?虽然当事人对此三缄其口,但个别圈内人的爆料却揭示了其中的奥秘。原来,该片的主创人员动用了公共演出市场资源,以某种方式要挟这些演艺大腕。用一句影视圈的流行话来说:“演员得听导演的,导演得听投资方和发行方的。”而作为中影集团的董事长,韩三平在娱乐圈的影响力不可小觑,他的号召力让众多明星无法抗拒。
这种集中优势资源和火力的做法,虽然在短期内能够集结大量人气和关注度,但从一个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却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计划经济和权力垄断的优越性在这部电影的制作过程中被错误地运用,导致了形神相差甚远的演员和角色搭配。虽然明星的加盟能够带来超高群众人气和关注度,但这并不能掩盖其艺术上的不足。
在我看来,旨在再现历史原貌的艺术片应该遵循艺术的规律,而不应简单地把它当成一次热闹的聚会。事实上,《建国大业》虽然体现了“与民同乐”的主题氛围,但特意安排这么多明星扎堆影片却似乎有些画蛇添足。这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可能被后世或外人传为笑谈。更何况,影片中还有那么多外籍明星加盟,字幕上的外国籍贯括号无疑是对庆祝主题活动的爱国主义亚主题教育的一种讽刺。
影片公映后,我们将拭目以待群众及各界人士的反映,看看这部“史上最牛献礼大片”究竟能否得到真正的认可。是真正的艺术佳作,还是只是明星堆砌的热闹场面?让我们走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