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发现七千五百年前石雕神人面
日前,考古工作者在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沙拉镇塔尺营子遗址发掘出了一件令人惊叹的石雕神人面像,距今已有约7500年的历史。这件石雕神人面像是一块精心雕琢的灰色燧石质长方体,经过精细磨制,表面光滑且各面都呈现出均匀的外弧形状。其正面中心部分采用了阴刻技法,生动描绘了一张人面形象,而下部则刻有一道横线。
这张人面像特征鲜明:圆眼、长眉、山形鼻子、窄平口,特别是口的两侧呈现出上下獠牙,牙外侧还附带有双弧线和外射的放射状长尖齿突。更令人惊奇的是,人面周围还衬托着精美的图案,如人面上部两侧的三个依次排列的蛇形S纹以及下方八行整齐的倒三角纹带。整个石雕神人面像以突出人面的神化为主题,整体性强,阴刻浅但具有立体感,堪称是查海先民在较高的信仰观念下创造的艺术瑰宝。
塔尺营子遗址位于著名的查海遗址东南约5公里处,该遗址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被发现,并被纳入吉林大学和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合作项目。这件石雕神人面像是在2015年的试掘中在一座房址内被发掘出来的,与之一同出土的还有多件典型的陶器、石器等。该房址的年代经碳14测定,约为7500年前。
此类带有獠牙的石雕人面像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发现。在内蒙古、湖南等地都有类似的神像出土,而且这类装饰獠牙的神人像在查海-兴隆洼文化时期已有一定的普遍性,并为后世所延续。这表明,距今七八千年前的中华大地,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都在进行着以造神运动为主要内容的文明起步,这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序曲。
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发现的七千五百年前石雕神人面像,为我们揭示了古代人类的艺术创造力和宗教信仰的丰富内涵。让我们继续关注这一神奇的古文明遗产,更多关于人类起源和文明的奥秘。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奇事网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