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因一个梦 动用整个帝国陪葬皇陵
秦始皇某日政务繁忙后的一场梦中,偶遇了女娲娘娘。在这梦幻般的相遇中,女娲娘娘赞誉了他一统天下的伟业,并表示可以助他实现一个愿望。
秦始皇,这位始皇帝,梦寐以求的并非个人享乐,而是希望大秦帝国千秋万世地延续,让子孙后代继续统治这片天下。女娲娘娘却以天地间的规律相劝,告诫他天下应有德者居之,而非一家一族之专利。
虽然遭到劝解,秦始皇并未放弃,他又提出了另一个愿望:希望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陵墓,这个陵墓内要有如江河湖泊、英勇军队等,即便离世,也要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主宰。女娲娘娘虽仍感不妥,但考虑到已否定过他的一个愿望,最终点头应允。
秦始皇从梦中醒来,心中五味杂陈。为了填补心中的失落感,他迅速着手修建秦始皇陵。这座巨大陵墓的修建却成为大秦帝国衰亡的一大原因。秦始皇用整个帝国为之陪葬,其代价之大,令人震撼。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皇帝,其统一六国、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匈奴的功绩,令后世皇帝难以望其项背。最令后世皇帝惊叹的却是秦始皇陵。与万里长城一样,秦始皇陵堪称世界历史上的奇迹。从秦始皇继位之初开始修建,历经38年之久,整个陵区总面积达56平方千米,包含内城、外城、寝殿、珍兽坑、马厩坑、俑坑等,几乎与现实社会无异。
秦始皇陵的修建,与当时秦国人对待死亡的态度有关。在当时秦人的观念中,虽然肉身死亡,但灵魂不灭,死亡只是从阳间到阴间的过渡。在这种思维下,秦国人认为死者应享受与活人同等的待遇,如建造阴宅、进行祭祀活动等。作为一国之君的秦始皇更是如此。秦始皇修建这座无与伦比的陵墓在一定程度上是必然的。
在深邃的秦始皇陵地宫之中,巧匠们精心绘制了一幅幅壮丽的山川河流图案,将地面的风景缩影于此。地宫顶部则绘有璀璨的星空,太阳、星星与云朵交织成一幅绚烂的天幕。秦始皇陵内的珍宝琳琅满目,璀璨闪耀。而且,整个陵墓中散发出一股神秘的气息,那是用人鱼膏制作的蜡烛所散发出的香气。据说这种蜡烛生命力极强,能够燃烧长达五千多小时。无疑,秦始皇陵就像是一个人间繁华世界的缩影,被永恒地搬入地下。
修建如此宏伟的陵墓所耗费的人力与物力,是后世任何一代帝王所无法比拟的。历史记载,为了获取建造秦始皇陵所需的石料,数十万劳工从渭河北面的山上运送石料至仅有75万平方米的打石场。运送石料的人马众多,以至于渭河为之断流。
在著名史学家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中,对修建秦始皇陵所需的人力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当时整个秦朝帝国的人口约为两千万,而被征发去建造宫室坟墓的就有一百五十万人,占总人口数的7.5%。这一数字足以反映出秦始皇修建陵墓所投入的巨大人力。这座陵墓不仅是秦始皇帝国的象征,更是古代工程奇迹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