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迷雾:朱元璋死后有多少美女殉葬?
朱允遵遗诏,沿袭古制,将未曾生育的后宫嫔妃及若干宫女一同殉葬。这些鲜活的生命如何走向死亡,始终是个谜团,传闻有用水银毒死或勒死等说法。朱元璋留下的不仅仅是悲剧,他还为南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明城墙,便是朱元璋的杰作之一。城墙当年分为内外两部分,内城有十三座城门,外郭有十八座城门,形成了南京独特的城市风貌。南京民谣中的“内十三,外十八”,正是对这段历史的生动写照。
关于朱元璋下葬的传说更是扑朔迷离。据说在下葬当天,十三城门都出现了棺材。这一说法流传了六百年之久,已成为南京民间最经典的传说之一。尽管有人可能认为这无稽之谈,但在史料中确实有记载。如明人朱国桢的《皇明大政记》中所述:“朱元璋下葬那天,‘而发引,各门下葬’。”这是一种障眼法,属于秘葬的一种形式,旨在反盗墓。
说到殉葬制度,这原本是我国古代丧葬制度的一部分。朱元璋恢复这一制度后,为其子孙所效仿。这些无辜的妃妾新侍在生前被迫为死者服务,死后更是被残忍地要求陪葬。这种陋习充满了残酷与无情,令人痛心。当这一制度消失几个朝代后,在朱元璋时代却再次浮出水面。
位于湖北钟祥市的郢靖王朱栋墓被盗后,专家在发掘过程中发现了殉人。左右耳室里各发现了六口棺材,里面的女性遗骸都是年轻漂亮的妃侍。由于年轻且骨头早已腐烂,只剩下牙齿和金属饰物,她们很可能是被迫殉死的。这一发现为我们揭示了殉葬制度的残忍现实。
再来说说朱元璋的继承人皇太孙朱允炆。他在朱标早逝的情况下,依照传统礼制被立为皇太孙。在朱元璋去世后承继大位,被称为建文帝。他也遵循古制,将未曾生育的后宫嫔妃处死殉葬。至于如何处死这些活生生的殉人,《朝鲜李朝世宗实录》为我们提供了线索:“皆引升堂,哭声震殿阁。堂上置木小床,使立其上,挂绳围于其上,以头纳其中……” 描述了一种可能是吊死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