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骸骨是什么意思,古代官员请求退休养老(随时
在古代中国,退休并非如今天这般普遍和平等,只有朝廷的官员才有这样的特权与权利。他们在准备告别官场时,都会慎重地提交一份奏章给皇帝,请求皇帝批准他们的退休请求。这份奏章中,往往会使用到一种特殊的表达——乞骸骨。那么,乞骸骨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让我们一同探寻其背后的含义。
“乞骸骨”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雅称。在古代,做官被称为出仕,被降职则称为革职、贬黜等。而官员的退休也有其特定的表达,其中,“致仕”和“乞骸骨”便是官员请求退休的称谓。“致仕”意味着官员到了规定的年龄,应该结束其仕途生涯;“乞骸骨”则更形象地表达了官员希望皇帝能允许他们回归故乡,安度晚年。
这样的说法更为生动且富有情感色彩。之所以用这样的委婉说法,主要是为了让皇帝更容易接受他们的退休请求。因为在古代,官员的退休年龄并非像现代这样明确和固定,而是由皇帝来决定的。如果皇帝不批准,那么官员就必须继续履职,直至去世。
像西汉的常惠,他一生都在为官,却没有享受到退休的待遇。他曾被囚禁十几年,后又为国家立功,辅佐了多位皇帝,但最终却在岗位上离世。也有如汉代名将赵充国这样的例外。虽然他已退休,但皇帝仍然需要他的智慧和策略,他甚至在七十三岁时还率领军队出征,直到七十九岁才凯旋回朝。
乞骸骨,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请求归葬故乡,回归家乡,安度晚年。这一说法既包含了官员对家乡的眷恋,也体现了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现代的退休相比,古代的退休制度虽然有其独特之处,但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我们庆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享受退休带来的宁静与快乐。
“乞骸骨”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一种委婉说法,它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通过了解这一词汇,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官员的生活和心境,也可以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