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杀魏延真的让蜀汉灭亡推迟三十年吗 其实
今天,趣怪网的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蜀汉大将魏延的文章,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根据《演义》的描述,诸葛亮临终前密谋除掉魏延。蜀汉并非一个人的蜀汉,魏延作为一位出众的将领,他的影响力远非传闻中的神乎其神。除掉他,就能使蜀汉推迟灭亡30年吗?并非如此。
魏延是蜀汉除五虎上将外能力最出众的将领之一,有勇有谋,独挡一方。他在争夺汉中的战役中表现出色,被刘备任命为汉中太守。他镇守汉中十年,凭借自己的才略多次击退曹魏的进攻,深得刘备的器重。
历史上的诸葛亮对魏延非常器重。在蜀汉建兴八年(230年),魏延曾在一场战役中大破曹魏大军。得知魏延在前线的胜利后,诸葛亮非常高兴,表扬并提拔了他。魏延在蜀汉风头无两,朝廷上下都对他寄予厚望。
魏延原是部将出身,虽然事蜀之后表现出色,但他也是一个性格孤傲、自我、难以与同事相处融洽的人。据《三国志》记载,魏延曾向诸葛亮献出奇计,想效仿韩信的故事,自领万人兵出子午谷袭取关中。他的这一计策并未被谨慎的诸葛亮采纳。魏延因此常感叹自己的才华被埋没,他的过分自信和孤傲的性格让他在复杂的蜀廷中一直处于被孤立的状态。
关于魏延的死,既有诸葛亮的深谋远虑,也有他自身性格的因素。诸葛亮在身后的安排中排除了魏延作为辅政大臣的可能。深知魏延秉性的诸葛亮预感他可能反叛,因此密授与魏延不合的长使杨仪对付他。最终,魏延因不满诸葛亮的身后安排而烧毁笺道断绝归路,最终逃至汉中被马岱追上并夷灭三族。
魏延之死并非仅仅是诸葛亮的本意所致,还有其自身性格因素和杨仪等人的推波助澜。作为蜀汉的重要将领之一,魏延的才华和能力毋庸置疑,但他的性格缺陷和与同事之间的关系问题也为他的命运埋下了伏笔。诸葛亮的深谋远虑和身后安排无疑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一个人的性格和命运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