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赖后院起火 越来越多在印度的藏人想
高谈阔论之际,身后的印度社区却悄然瓦解。近期美国媒体深入印度南部采访,揭示了令人心痛的真相。曾经流亡至印度的,如今纷纷流露出归乡之情。
位于印度卡纳塔克邦的白拉库佩山区小镇,曾是收容的难民营。如今这里聚集了超过七万藏族人,分散在十六个自然村里。这些来自不同的地区,最早的一批来自西藏,后来的则来自四川、云南、青海等地。他们中很多人都是被的宣传所吸引,来到此地学习。然而现实却与宣传相去甚远。
采访中发现,许多表示希望回到故乡。一位来自四川的洛桑坦言,虽然他在印度已经九年,但仍想回到甘孜与家人团聚。很多都面临着失业、身份缺失、基础设施薄弱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尽管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是印度“流亡”的官员,能够享受到西方援助,生活较为富足,但大部分人的处境堪忧。
身份问题是他们面临的一大难题。尽管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印度出生,却永远只能是难民身份,无法永久购买土地和房产,只能租借。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与当地印度人的资源争夺。失业问题也极为严重。即便是第二代和第三代难民,也很难找到工作。大部分在与人数众多的印度毕业生竞争时毫无优势,只能在美容院、餐馆和旅游行业谋生。
最令和他的“流亡”官员们担忧的是,的失望情绪和群体孤独感日益加重。年轻的很难融入印度社会,他们中的许多人通过、烈酒甚至暴力来寻求解脱。一部分人选择回到有家人、生活环境更好的国内。
今年,曾任“流亡”高官的第三世安曲活佛回归四川阿坝定居的消息在印度藏族社区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位活佛的回归无疑给越来越多的带来了审视自己处境和出路的勇气。与此对境内的渗透宣传也在逐渐失去市场,越来越多的选择留在国内,享受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宗教氛围。
随着自己在国际上的活动频频碰壁,加之印度社区的瓦解,他的“事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曾经的宣传与承诺,如今已化为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