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程铭 一名作曲、音乐人的成长道路
个人档案介绍:程铭的音乐创作之路
程铭,这位身怀才华横溢的音乐人和作曲人,拥有十多年的丰富经验,在歌曲创作和影视配乐领域独树一帜。出生于1979年的沈阳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他的音乐之路充满了机遇与挑战。
从小,程铭就展现出了对音乐的独特天赋。他4岁开始学习钢琴,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和努力,很快便在钢琴比赛中崭露头角。一次意外的右手骨折使他无法继续作为钢琴演奏者前行。面对这样的挫折,程铭在钢琴老师的建议下开始转向作曲,从而开启了他的音乐创作之旅。
2002年,程铭从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毕业,凭借其出色的才华和不懈的努力,很快便在音乐界崭露头角。他曾担任湖南卫视快乐男声歌手阿穆隆《城市的脚印》制作人,以及公益歌曲《把爱奉献》的制作人。他还为鸟人唱片歌手翟惠民以及内地艺人木子俊创作专辑。其中,《一点点知道》更是荣获辽宁省作曲家协会学生最喜爱歌曲奖。
2009年,程铭与妻子共同创办了跳跃的铃铛视听文化传媒公司,为众多影视作品提供配乐。他的才华得到了广泛认可,为院线电影《双鱼玉佩之死亡之谜》《新人在囧途》《新渔岛怒潮》等提供精彩的配乐。他还为宋丹丹主演的电影《女神跟我走》创作主题歌并编曲。不仅如此,程铭还曾远赴美国深造,接受加州艺术学院(Calarts)的熏陶。期间,他与不同国家的艺术家合作,创作出多部入围国际电影节的作品。
谈及如何走上音乐创作的道路,程铭表示是从小培养的兴趣以及几次的“意外”和“偶然”让他走上了这条道路。面对音乐创作的艰辛,他始终保持着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他不断学习理论知识,掌握不同乐器的原理和演奏技巧,以便更好地进行音乐创作。
当许多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时,程铭却一直坚持自己的音乐创作之路。他曾经历过一段混沌的时期,但最终凭借着努力和运气,进入了一个有名的作曲家工作室工作,这为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今,他继续在音乐创作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音乐界带来更多的精彩作品。
程铭的音乐之路充满了坎坷与机遇,但他始终保持着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他的音乐作品不仅为人们带来美妙的旋律,更是传递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相信在未来,程铭将继续为音乐界带来更多的惊喜和精彩作品。作为一位富有追求的音乐人和制作人,程铭始终对生活保持着激情与热爱。他不仅擅长创作歌曲,更在音乐制作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阿穆隆的《城市的脚印》到公益歌曲《把爱奉献》,再到翟惠民和内地艺人木子俊的专辑制作,他的音乐才华得到了广泛认可。他的音乐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在与影视行业的接触中,程铭遇到了他的妻子,一个学习编导的专业人士。她对影视作品中音乐的要求引起了程铭的共鸣。随着深入交流,他逐渐认识到影视音乐创作的重要性,开始尝试涉足这一领域。成立跳跃的铃铛视听文化传媒公司后,他参与了多部院线电影和电视剧的配乐工作,为影视行业注入了音乐的活力。
程铭决定赴美国学习,一方面是希望了解国际音乐行业的现状,另一方面也想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在美国的学习期间,他深刻感受到中美音乐创作的差异,特别是在影视音乐创作方面。他谈到,在美国,导演通常会为音乐人提供一个音乐想象的空间,双方可以就音乐创作进行深入的沟通,以达到最佳效果。
尽管在美国的音乐创作上遇到了一些困难,由于中美文化的差异和音乐要求的不同,程铭仍然坚持和创新。他接触到了短片电影这一新的领域,通过做“减法”工作,在音乐布局上做出适应画面需要的创作。与不同制片人和导演的合作,让他的音乐才华得到了更广阔的发挥。
在美国的合作经历让程铭收获颇丰。他参与了多部短片电影的原创音乐创作,为影片增添了动人的旋律。他与不同人才的合作,让他在音乐领域不断和创新。这些经历不仅让他的音乐才华得到了认可,也让他在影视音乐创作领域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作为一个幸运的人,程铭在美国的音乐之旅充满了机遇和挑战。他通过妻子的推荐,与众多制片人和导演合作,参与了多部短片电影的制作。他的作品在世界多个电影节上展映,获得了广泛的认可。这些经历不仅让他的音乐事业更上一层楼,也让他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程铭的音乐之路充满了和创新。他不断挑战自己,尝试新的领域,为音乐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不断追求梦想,勇于尝试,才能在音乐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非常荣幸,在2017年底,我所创作的原创音乐《Theme music-Lotus Lantern》荣获了美国旧金山国际新概念电影节原创影视作曲大赛的金奖,这是我音乐生涯中的一大里程碑。
关于音乐,我接受了许多采访,其中一次记者问我:“您经历过学习、工作再学习的过程,那您对好音乐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我对音乐的看法是这样的:不论是什么类别的音乐,只要将其做到极致,展现出其最真实、最原汁原味的面貌,就是好的音乐。实际上,我认为世界上并不存在所谓的“不好”的音乐。音乐的魅力在于其多样性,无论是类别、形式、风格还是语言,每一种音乐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存在的价值。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古典音乐就一定比流行音乐好,或者有调性音乐就一定比无调性音乐好。每首音乐都有其独特的灵魂和魅力,应该被尊重和欣赏。
当一首音乐作为商品进入商业领域并获得成功,我们只能说这个音乐作品在商业上是成功的,但不能仅凭其商业表现来评价这个音乐作品的好坏。因为音乐的好坏不在于它的商业价值,而在于它能否触动人心,能否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对于音乐,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其艺术性和审美性,而不是仅仅看重其商业价值和市场反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领略到音乐的魅力,体验到音乐带给我们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