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视率造假成顽疾 绑定太多的利益相关方
近日,中视丰德影视版权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锋在电视圈掀起轩然大波。作为电视剧《大祠堂》的出品人,他勇敢地揭露了电视收视率可以通过交纳推广费来提高的惊人内幕,并提供了相关证据。这一消息立即引起了各界的高度关注。央视-索福瑞针对此事发表声明,坚决打击干扰收视率的不法行为,严查内部人员的不当行为。他们对此实名举报表示高度重视,并已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王建锋的这番行动并非空穴来风。他透露,由于广告商按照收视率高低支付费用,使得收视率造假成为业界公认的一个顽疾。这一行为涉及多方利益,包括电视台、广告商以及影视出品方。尽管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沉默,但王建锋决定站出来揭露这一秘密。
据了解,内地电视台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广告,而广告投放则主要依据收视率。面对巨额的广告诱惑,一些电视台和广告公司选择通过提高收视率来争取更多利益。他们可能会打压强势平台的收视数据以压低广告时段代理价格,同时“培养”优质平台代理其广告,获取更多回报。这种利益驱使下的行为,使得收视率造假成为了一种行业潜规则。
业内人士对这种做法心知肚明。现在的收视率其实只是一个不很靠谱的小概率数据,往往是基于有限的样本调查得出的。有时候,只需要“污染”少数样本户,就能显著提高收视率。这种轻易的改变可能带来数百万的广告收入,也可能决定一个栏目的生死存亡。
尽管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曾推出过《中国电视收视率调查准则》,试图规范收视率调查的行为,但由于缺乏具体的执行机构,这个准则并未得到很好的执行。过去曾有一些技术人员因为收买样本户而被起诉判刑,但由于调查机构没有执法能力,很多案例最终不了了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开始推动收视率调查准则上升为国家标准,并成立了专门的起草委员会。业内各方都期待这次新的收视国标能够实质性地遏制收视率造假的情况。随着电视技术的升级,具有互动功能的增强型数字机顶盒的普及,或许能为收视率统计带来全新的解决方案。技术问题只是其中之一,如果收视率统计方案无法与机顶盒的普及真正挂钩,依然通过样板户进行收视调查的话,虚假收视率的情况可能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收视率造假这一业界顽疾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各方都在努力寻找解决方案,从技术进步到法规制定,都在不断中。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够看到一个真实、公正的收视率环境,让广告商、电视台和观众都能得到公正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