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师竟是曹操粉丝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
在古老的汉中,一场风云变幻的历史大幕悄然开启。215年,张鲁率领十万大军讨伐汉中,当大军抵达阳平关时,汉中割据势力张鲁无法抵挡,只能逃往巴中。刚刚占领益州的曹操闻讯后,立即派遣黄权前往巴中迎接。面对抉择,张鲁在功曹阎圃的劝说下,选择了北降曹操。
张鲁,为何被称为第三代天师?这要从他的祖父张道陵说起。张道陵,沛国丰县人士,创建了道教天师道,自称得到太上老君的三天正法,命为天师。他收徒传道,因受道者需出五斗米,故被称为五斗米道。张道陵飞升后,其子张衡成为第二代天师。历经传承,179年,张鲁成为第三代天师。
张鲁的母亲容貌秀美,且精通鬼道,与益州牧刘焉家交往密切。刘焉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意图割据西川。张鲁在汉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割据政权。随着刘焉的病逝,其子刘璋对张鲁施以残酷的打击。张鲁遂割据自立,逐渐在汉中稳固了自己的势力。曹操忙于征讨其他诸侯,无力西讨,遂采取怀柔策略,封张鲁为镇南中郎将、汉宁太守。
张鲁在汉中建立了自己的行政体系,自号师君,为五斗米道最高首领及最高行政长官。他建立了祭酒和鬼卒的制度,颇有些民主作风。随着势力的壮大,张鲁也逐渐有了野心。有人挖到了玉印,想要尊张鲁为汉宁王。功曹阎圃的劝谏使张鲁放弃了称王的念头。
由于张鲁在汉中的割据,间接帮助了刘备入川。而在割据汉中20多年后,曹操亲自西征汉中。张鲁选择投降,但在临行前表现出的大义和妥善处置宝物赢得了曹操的赞许。曹操封张鲁为镇南将军、阆中侯,并让儿子曹宇娶张鲁女儿为妻。最终,张鲁得以善终。其子张盛迁居龙虎山,成为第四代天师。而张鲁的事迹也被后世追封为“正一系师太清昭化广德真君”。
历史总是充满了风云变幻和人物间的恩怨情仇。从一个小小的军阀到一代天师,张鲁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段关于信仰、权力与智慧的深刻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