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崇是什么人-他最后的悲剧是如何造成的?
【字细君,西汉末年风云人物】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名为细君的英雄,他是西汉末年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可能有些读者对于他的名字不太熟悉,那就让奇秘网的小编来为大家揭开他的神秘面纱。
天下风云变幻,多少英雄豪杰试图掌控时势,却鲜有人能功成身退。正如古诗所云:“天下风云几时退,一入江湖岁月催。”许多英雄在追求霸业的路上,失去了逍遥快活、自在洒脱的生活。
在五千年的汗青竹帛中,无论是圣贤平庸之资,还是雄武孱弱之辈,哪一个能真正做到识时务、知进退?在历史的洪流中,有一个人物,虽目不识丁、身莽口拙,却凭借着一身天生神勇,踏平洛阳长安两京,压得天下群雄几近俯首。
此人的故事,要从一个女中豪杰说起。在西汉末年,皇后的亲侄子在元帝儿子驾崩后,凭借演技和姑妈王的帮助,成为朝廷中最大的权臣。后来,在王莽的篡位之下,大新王朝建立。而在新朝“天凤”元年,山东琅琊郡海曲县发生了一件大事。
吕母,一个富有资财的女子,因为怨恨县令枉杀其子,秘密聚集江湖游侠准备复仇。为了款待前来投奔的侠客,她拿出了所有醇香美酒,购置了刀剑和衣甲。多年之后,家中财物即将用尽,许多受惠的少年都想要报答吕母。吕母哭泣着诉说了自己的心愿,少年们纷纷表示愿意为她复仇。其中有一个武艺极高的勇士,号称“猛虎”,他召集了数千人,帮助吕母攻破海曲县,活捉了县令。吕母斩杀了县令,祭奠亡子后返回海上。
又过了几年,山东琅琊郡的一个菜农樊崇在莒州起兵造反。当时青州、徐州饥荒严重,盗贼四处横行,樊崇勇猛无比,被大家尊为“樊三老”,麾下聚集了数万人。与此山东泰山郡式县的一个放牛娃刘盆子也被卷入了军中。
樊崇同郡的逄安、东海人徐宣、谢禄、杨音等都起兵投靠樊崇。他们一起攻打莒州未能攻下,于是转而劫掠附近的姑幕县。不久之后,他们竟然击败了王莽所封的探汤侯王况大军,斩杀新朝军马一万余人。此后,他们北进青州,大肆劫掠各郡县,然后回到泰山郡境内,以南城为大本营。
起初,樊崇等人并没有明确的军事策略,但随着兵马越来越多,为了严明军纪,他们颁布了法令。为了振奋士气、打出名号,樊崇命令所有义军将士将眉毛染成朱红色,于是“赤眉义军”的旗号便应运而生。
这支队伍在西汉末年的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事迹充满了传奇色彩,展现了普通人在历史巨变中的勇敢与智慧。赤眉义军不仅给王莽的新朝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也为后来的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赤眉军与新朝大军的决战临近,樊崇率领的赤眉军如鬼魅般展现其强大的战斗力。新朝军队在见到赤眉军那醒目的红色战旗和坚定的战斗意志时,已经被吓得魂飞魄散,最终大败而逃。樊崇阵斩廉丹,杀敌万余,追击至无盐县,令王匡狼狈而逃。从此,樊崇与赤眉军的威名震撼天下。
赤眉军人数已增至十余万。樊崇挥兵进攻久攻不下的莒州。经过数月的苦战,仍未攻下。有部下见他,劝道:“莒州本是您的故乡,何必如此执着?”樊崇深思熟虑后,决定解围而去。
与此海上女豪杰吕母病逝,她的部众纷纷投效赤眉、青犊、铜马等义军。樊崇得到吕母的人马后欢欣鼓舞,视为重要助力。之后,他出兵攻入东海郡,虽与新朝的沂平府尹交战失利,损失数千人,但并未因此沮丧,反而引兵退去,转战楚郡、沛郡、汝南、颍川等地,进行劫掠活动。
随后,樊崇进入陈留郡,攻下鲁城,再转入濮阳。南方的绿林义军已拥立刘玄为帝,号为“汉更始帝”,并攻下东都洛阳。樊崇在接到更始帝的招降讯息时,正面临抉择。他虽想自立为王,但见到更始帝凭借“兴复汉室”之名攻下洛阳,而自己却连一个小小的莒州都无法拿下,于是决定靠拢更始帝,将兵马留在山东,自己带着麾下二十余领随使者赴洛阳朝贺称臣。
刘玄对樊崇的归顺非常高兴,立即封其为列侯。樊崇见洛阳繁华,又得刘玄厚待,便沉溺于享乐。但不久,山东传来消息,部众多人已叛离。樊崇意识到洛阳不能久留,于是急返山东老家大本营,稳定军心。接着带兵攻入颍川,将部众分为两拨,樊崇与逄安自带人马,徐宣、谢禄、杨音率其余人马。
两路人马接连取得胜利,但军中厌战情绪却日益高涨。大多数人都是因生活所迫才加入义军的农民,他们只想夺回自己的耕地,不愿四处奔波。军营中昼夜充斥着哀愁哭泣声。樊崇立即召集诸将计议,决定西攻长安,以远离家乡、断绝众人恋家之念。于是,在更始二年冬天,樊崇等人率众自武关西进。
随着军队的不断壮大,樊崇麾下兵马多达三十营,对外则使用更始帝所封侯爵称号,被人称为“樊君侯”。大军进至华阴地界时逼近长安。此时樊崇发现军中常有从山东带来的巫师祈求福助的神迹出现。有个巫师甚至怒骂道:“尔等当为县官,何故为贼耶?”这使得军中为之大惊。
更始帝的大臣方望因刘玄杀其弟方阳而对刘玄心生怨恨他劝说樊崇另立宗室为帝举兵讨伐刘玄樊崇等人听后觉得有理于是更加相信巫师所言并拥立刘盆子为帝改年号为建世与更始帝彻底决裂。
刘盆子和他的两个哥哥刘恭、刘茂在山东式县时被樊崇捉壮丁掳进军中兄弟三人中只有大哥刘恭年少时读过尚书有一定的文化而刘茂和刘盆只是放牛娃。樊崇拥立刘盆子为帝时发现军中有众多自称阳城王刘章后代的候选人而唯独刘盆子和刘茂以及西安侯刘孝较为可靠。樊崇召集众将商议,提及古时的天子在军中时被称为上将军,犹如西周时期的传统。于是决定以“上将军”三字为阄,让刘盆子兄弟三人抽取,天意所属者即为领导者。在军中设坛祭拜后,刘盆子这最小的兄弟意外地抽中了“上将军”。
樊崇与众将当即跪拜,年仅十五岁的刘盆子披头散发,赤脚泥腿,穿着短衣,满身臭汗,面对众人的跪拜,他惊恐万分。其兄刘茂提示他:“今你已为天子,需妥善保管符玺。”刘盆子却将符玺咬碎扔掉,后又捡起交给上司刘侠卿。
刘侠卿惶恐跪下,尊称刘盆子为“陛下”,并立刻为他换上赤色的锦袍和头帻。然而刘盆子依旧与军中牧童玩耍,毫不摆天子的架子。樊崇虽勇武,却不懂文墨,众将商议后决定让读过《易经》的徐宣为丞相,樊崇为御史大夫,其余将佐也各自获得官位。
樊崇大军到达长安北的高陵时,更始帝的部将张卬因见樊崇势大,选择叛变归顺。一同攻打东都门后,更始帝刘玄无奈投降。建世帝刘盆子进入长乐宫,然而赤眉军诸将却在殿中争功论赏,场面一度混乱至极。
长安附近的郡县向刘盆子进贡,但赤眉军却掠夺贡品,并对百姓进行残暴的劫掠,导致各地官吏和百姓都选择紧闭城门,不再向新天子表示归顺。
樊崇却在此时认为天下无敌,每日在宫中设宴享乐,让刘盆子坐在龙椅上,自己却持刀列于其后。一日,大司农杨音因文官们的轻视而动怒,引发了一场骚乱。士兵们未经樊崇命令就闯入宴会抢夺酒肉,甚至互相杀伤。卫尉诸葛稚之闻讯后立即带兵入殿平定骚乱,斩杀一百余人。
刘盆子受到极大惊吓,从此日夜啼哭,不敢再做天子,也不再升殿与朝臣相见。后宫中的宫女们被囚禁在庭院中,连食物都没有,只能挖野菜、捕小鱼为食,最终许多人因饥饿而死。其中甘泉宫的乐女们击鼓歌舞以自娱自乐,刘盆子前去探望时得知她们饿困的情况后施以援手。后来刘盆子离开长安时,她们皆因饥饿而死。
刘盆子的哥哥刘恭见赤眉军纪律散乱,预感到必败的局面,害怕他们兄弟三人受到牵连。于是他私下劝刘盆子归还玉玺等天子御用之物并练习辞让退位之言。后来河北萧王称帝建立东汉后,樊崇等人开始感到恐慌。
樊崇召集众将商议对策时,刘恭率先提出退位之议。他深感赤眉军的赤诚和情义已经失去民心,认为这个朝廷已经无法立足。他请求让弟弟退为庶人并寻求新的贤明之主。然而樊崇等人深感惭愧却坚持不肯退位引发争论争执不断争执间泪水横流。刘恭见情势严峻向众人坦诚表露心声表示他们并非真正的天子希望众人理解并让他归隐放牛以让出宝座给真正的圣主贤君同时表示如果这是众人的决定他愿意承担一切后果包括生命的风险表达了对诸君的哀怜之情同时也为自己的命运感到无奈和悲痛他的言辞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将领包括樊崇他们纷纷表示自责并承诺约束部下不再放纵最终安抚了刘盆子的情绪让他重新坐回龙椅之上但此时的刘盆子依然满心挣扎与哭泣展现出深深的惶恐与不安情绪笼罩着整个大殿。此后,长安内外秩序井然,百姓安宁,三辅地区的民众都称赞天子英明,纷纷回归长安,城内的繁华与热闹渐渐恢复。樊崇看到这一切,内心也深感欣慰。
这种平静的局面并未持续太久。赤眉军的各路首领们本性难移,无法抑制对财物的贪婪欲望,不久后再次出现了大规模的劫掠事件。长安城中的粮食也即将耗尽,樊崇无奈之下,只得下令将宫中的财物搬空并放火焚烧宫殿,带领军队继续向西行进。
当时赤眉军声势浩大,号称百万之众,刘盆子亦有数百人护卫左右。大军行至阳城时,天降大雪,许多士兵冻死。樊崇无奈只得返回长安,并命令盗掘汉帝诸陵,夺取其中的珍宝。甚至出现了士兵挖掘出高祖皇后遗体并进行无耻污辱的恶劣行为。
刘秀派遣大司徒进军长安,但在郁夷被赤眉军击败,邓禹无奈逃往云阳避其锋芒。樊崇再次率领大军进入长安,并占据桂宫。汉中叛军延岑从散关出兵,攻至长安附近的杜陵。樊崇派遣逄安率十余万大军迎战。邓禹见逄安带走赤眉军精锐,只留下刘盆子等人在长安城中,便亲率大军进攻。不料赤眉军骁将谢禄突然出现,邓禹不敌,败走。
延岑在杜陵被逄安击败,万余士兵战死,部将纷纷投降。逄安虽胜,但却被李宝诈降所骗,最终大败于延岑与李宝之手,只带着数千人逃回长安。此时的长安三辅地区已经混乱不堪,人间惨景令人触目惊心。
樊崇见势不妙,决定引众东归。光武帝刘秀立即派遣精兵驻守新安和宜阳,准备截击赤眉军。他告诫诸将,要根据赤眉军的行动路线进行拦截。邓禹领兵追击赤眉军,但被樊崇击败。赤眉军因惧怕刘秀的人马纠缠,选择南走出关。
征西大将军在崤底大败疲惫不堪的赤眉军。光武帝刘秀亲自率军来到宜阳,以重兵阻止赤眉军去路。樊崇以为刘秀不过如此,率军冲杀却惨败。全军被光武帝的神威所震慑,不得不派出刘恭乞降。刘恭向刘秀传达了樊崇的意愿,刘秀威严地回应“待汝不死耳!”
刘恭回来后描述了刘秀的天威难犯,樊崇只得带着刘盆子和丞相徐宣等三十余人光着上身前往投降。刘盆子亲自将天价宝物——更七尺宝剑献给刘秀。
刘秀命令赤眉军将所有兵器堆积到宜阳城西,这些兵器的数量之多,竟然堆积得和熊耳山一样高。刘秀仁爱之心尽显,五百厨子奉旨烹煮佳肴,使饥饿已久的赤眉军士兵得以饱餐一顿。他们感激涕零,纷纷朝着刘秀跪拜叩首,城郭震动,连熊耳山也为之动容。樊崇等人目睹这一幕,惊叹不已,由衷感慨:“真乃天子也!”
次日清晨,刘秀于洛水畔布阵,威严之势令刘盆子君臣胆寒。检阅过后,刘盆子与樊崇面对王师军容,皆露出惊恐之色。刘秀淡淡地问刘盆子:“你自知死罪难逃吧?”刘盆子诚惶诚恐地回答:“罪该万死,幸得皇上开恩。”
刘秀微笑道:“你这娃儿狡猾得很,刘室竟出了你这等无耻之徒。”接着他对樊崇说:“朕听闻樊君侯屡败我麾下名将邓禹,如今归降是否后悔?朕可归还你部众,让你整兵再战,一决胜负。朕从不欲强迫他人臣服。”
这番话让胆大包天的樊崇全身发抖,不知所措。徐宣赶紧叩首回答:“臣等出长安时,已决心归顺陛下。如今诚心欢喜,毫无恨意,怎敢再犯天威?”刘秀大笑称赞徐宣,并深知他们过去行径。他表扬他们三点:一、虽征战天下,却无人遗弃家人;二、不存篡汉之心,维护汉朝天下;三、迫急而降时,带着完好的刘盆子归顺。他下诏让樊崇、徐宣等人在洛阳居住,赐宅田产。
樊崇与逄安不甘心失败,谋反被杀。杨音因救过刘秀叔叔赵王刘良一命,得到刘良的恳求,刘秀赐他关内侯爵,让他返乡安度余生。
刘盆子的大哥刘恭曾为更始帝刘玄的重臣,更始帝被谢禄所杀后,刘恭为报仇杀死谢禄,自首于光武帝,得到佩服与赦免。刘秀对刘盆子十分怜悯,赏赐丰厚,并让他成为赵王郎中。刘盆子生病失明后,刘秀仍持续关照他,赐他赋税以终身无忧。
这两位风云人物樊崇和刘盆子出身农家,却成为天下瞩目的人物。然而樊崇最终因无法抑制贪念和执念而谋反被杀。这个结局让人不禁思考:在乱世与太平之间徘徊的人们是否能抵制诱惑、珍惜富贵安稳的生活呢?警醒世间多少黄粱梦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