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为什么会产生废黜王皇后的想法?与武则天有什么关系吗?
武则天背后的故事:废王立武背后的真相
说到武则天,这位唐朝女皇的传奇故事总能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她的一生充满了波澜壮阔的政治风云,其中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废王立武”这一历史事件。
回顾历史,当武则天成为唐高宗的妃子时,高宗已有一位王皇后。后来,高宗决定废掉王皇后,册封武则天为武皇后。这一事件无疑成为了武则天生命中的转折点。那么,是否真如传闻所说,是因为武则天杀了王皇后的女儿,才导致她获得皇后之位呢?
故事回到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做出了废掉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的决定,这便是轰动一时的“废王立武”。这一事件让王皇后退出了政治舞台,而武则天则开始了她的女皇之路。
关于“废王立武”的原因,历史上众说纷纭。确实,有很多人认为是因为“小公主之死”,即永徽五年(654年)的事件,武则天通过牺牲自己的女儿换来了皇后之位。
追溯至唐高宗决定废后之前的心理状态,我们可以发现,唐高宗对王皇后一直不太满意。两人结婚多年未有子嗣,实际上在武则天第二次进宫前,王皇后的地位已受到挑战。
王皇后心知肚明自己的地位不稳固,曾请时任中书令的舅舅柳奭出谋划策。柳奭建议王皇后收养唐高宗的庶长子李忠为养子,并立其为太子。这样一来,“母以子贵”,王皇后的地位自然稳固。
柳奭的提案虽然周全,但在实施过程中,长孙无忌将唐高宗排除在外,直接促使李忠在永徽三年(652年)被立为太子。这一举动让唐高宗对长孙无忌控制的朝局产生强烈不满。王皇后因此与唐高宗由感情不和转变为政治立场对立。
可以想象,对于一个与自身政治立场对立的皇后,唐高宗如何能够接受?从永徽三年起,唐高宗便有了换皇后的想法。“小公主之死”只是诸多因素之一,并非决定性的原因。武则天获得皇后之位的过程,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复杂和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