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与苏味道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苏味道,字守真,生于赵州栾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南赵村),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宰相与诗人。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探寻这位传奇人物的故事。
苏味道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聪明才智和文学天赋。年仅二十岁,他便一举及第,被授予咸阳县尉之职。随后,他跟随朝廷征战,历任中书侍郎、吏部侍郎、同平章事,两度荣登相位。在武后强权当政的时期,他明哲保身,避免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处事圆滑,因此被称为“苏模棱”。
苏味道的故事不仅局限于政治领域,他还是与X某、崔融、李峤并称为文章四友的文学巨匠。他对律诗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作品多以应制为主,《全唐诗》收录了其十六首诗作。
苏味道的主要作品被新旧《唐书》著录为《苏味道集》十五卷,然而现已失传。如今,我们只能从《全唐诗》中窥见其诗歌的魅力。这些诗作以五言律诗为主,其中《嵩山石淙侍宴应制》一首为七律佳作。
除了文学成就,苏味道的人生还有许多轶事典故。据《杂记》记载,有人问他如何协调治理天下繁杂的事务,他手摸床棱并不表态。这一举动使他被朝中官员戏称为“苏模棱”,而“模棱两可”的成语也由此得来。
苏味道作为并州刺史苏章的后裔,其家族背景显赫。他的弟弟苏味玄是膳部员外郎。他的妻子是裴行俭之女,根据《山西闻喜裴氏世牒》记载,裴行俭对苏味道和王勮二人青睐有加,将女儿分别嫁给他们。
苏味道有四个儿子,长子、三子、四子均继承父业成为官员。而他的二儿子苏份在眉山县娶妻生子,开启了眉州苏氏一脉。更为传奇的是,苏份的第九代子孙里出了大名鼎鼎的“三苏”——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
苏味道是一位多才多艺、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故事不仅仅局限于历史记载,更展现了人类对于才华、智慧和家族荣耀的追求。他的文学成就、政治智慧以及家族背景,共同构成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