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藏祸心什么意思-包藏祸心典故出处介绍
娱乐新闻 2025-08-16 07:07www.humatrope.cn剧情简介
曹操的手段,狠辣而果断。他挟持汉献帝,毫无犹豫,甚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汉献帝,将其当作政治。今天我们要讲的成语故事“包藏祸心”,就与曹操有着密切的联系。
虽然“包藏祸心”并非热门成语,但其意思容易理解,从字面上看就能猜测大概。这个故事背后的典故,展现了曹操如何运用狠辣手段,重振自己的威严。
故事源于《后汉书伏皇后纪》,时间发生在献帝建安十九年。主人公是伏皇后与曹操。伏皇后因曹操的残暴行径而心生恐惧,秘密写信给父亲伏完,要他策划铲除曹操。伏完并未采取行动,信件反而被泄露。
曹操大怒,逼迫汉献帝废掉伏皇后。他伪造策书,指责伏皇后没有美德,反而心怀恶意,包藏祸心。随后,曹操将伏皇后打入冷宫,不久后她便在幽闭中死去。
这个故事中的“包藏祸心”,意为心中怀着害人的恶意。而这个成语的最早出处,可以追溯到《左传》。
历史背景方面,献帝建安五年,曹操杀害了汉献帝的嫔妃董贵人,引发了皇后伏完的恐惧。她写信给父亲,希望父亲积蓄力量铲除曹操。伏完并未行动,且在献帝建安十四年病逝。伏寿的希望化为泡影。
五年后,曹操发现了伏寿与伏完的信,以此为借口逼迫汉献帝废后。不少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是曹操捏造罪名陷害伏皇后。因为就在伏寿被害的前一年,曹操将自己的三个女儿送入宫中,可能是为了控制汉献帝,进一步将自己的女儿立为皇后。
曹操的狠辣手段令人胆寒。他不仅能掌控朝廷,还能左右皇帝的行动。他伪造的策书不仅让伏皇后陷入困境,更展现了他高超的政治手腕。在这个故事中,“包藏祸心”这个成语也得以流传下来,警示世人要警惕那些心怀恶意的人。这个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三国时期政治斗争的残酷和复杂。
上一篇:解密历史档案十大暴君 古代暴君列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