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勋阁作为重大贡献的功臣而专修的荣誉阁 为什
介绍“昭勋阁”:功臣的荣耀殿堂
“昭勋阁”是南宋时期为了表彰两宋时期的重大贡献者所设立的荣誉殿堂。它的建立,源于宋理宗对于先祖荣耀的复兴之志,以及对文臣武将的崇高敬意。
宝庆二年,宋理宗将一批文武功臣的画像挂入“昭勋阁”供奉,其中包含了如薛居正、石熙载、潘美、李继隆、曹玮、司马光、赵鼎、韩世忠、张浚、陈康伯、史浩等一批杰出的文臣武将。在入选的二十四功臣中,北宋文臣占十二位,武将占四位,南宋文臣占七位,武将只有一位。其中,韩世忠是南宋唯一入选的武将。
为何修建“昭勋阁”?在宋理宗即位之初,朝政曾被权臣挟制长达十年。为了光复先祖荣耀,复兴大宋基业,宋理宗决定修建“昭勋阁”。他希望通过此举,向南宋臣民展示文臣武将的功德,鼓励他们为帝国建立不朽功勋。
宋理宗在选定“昭勋阁”人选时,制定了三条严格的规定。向文臣倾斜,特别是开国功臣。入选的文臣必须担任宰相或相当于宰相级别的重要职务,应享受帝王宗庙的荣誉。对于做出巨大贡献的武将,也需享受帝王宗庙的荣誉,但名额有限,仅象征性地考虑五个名额。
韩世忠是南宋名将中入选“昭勋阁”的最佳人选。他出生于陕西绥德的一个贫苦家庭,自小习文练武,是宋高宗时期的“文武全才”。他在抗击金国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更是曾在黄天荡之战中成名。他训练的军队也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在抗金、平叛中屡立战功。除此之外,韩世忠还曾立下“救驾”的盖世之功,成功解救宋高宗赵构。
韩世忠的杰出贡献使他受到宋高宗的重视,历任多个重要职务,并受到爵位咸安郡王的封赏。他晚年得以安度,于公元1151年去世,享年63岁。他死后,被宋高宗追赠为太师、通义郡王,并被誉为“七王之一”的蕲王。
“昭勋阁”是南宋时期对功臣的最高表彰,它代表了皇帝的敬意和对功臣的认可。每一位入选的功臣都是南宋的骄傲,他们的功绩将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