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是怎么死的,竟然是被蒙古间谍害死的?
数次御驾亲征蒙古的朱棣,前几次征战均无果,特别是在第四次征伐中,竟在漠北草原漂泊数月,连敌人的影子都未见。正当他为此感到沮丧时,一位被称为鞑靼王子的蒙古人带领小队投降,这令朱棣倍感振奋。他将这位降将隆重接待,并赐名金忠,封为忠勇王。
朱棣的凯旋并未带来胜利的消息。在这位鞑靼王子的怂恿下,他发起了第五次亲征,任命金忠为先锋官。但这次,朱棣又在蒙古荒原上漂泊三个月,依旧未能见到敌方踪影。疲惫不堪的朱棣只得班师回京,途中却不幸在榆木川离世。
关于朱棣之死的记载,《明太宗实录》语焉不详,仅提及他在榆木川自然死亡,而朝鲜的《李朝实录》则提供了截然不同的版本。据其记载,朱棣在出征过程中遭受了致命打击,看到将士的惨状后劳心而死,几乎可以视为战死。更令人疑惑的是,金忠在朱棣驾崩前的去向不明,而大明军在随后的战斗中又遭遇鞑靼人的伏击。
朝鲜将士见证了这一切,但太子朱高炽在敕书中却宣称老爹是自然死亡。这引发了人们的猜测,难道皇帝败了丢人不可说,还是事情复杂另有蹊跷不可道明?
关于金忠的身份,朝鲜《李朝实录》的记载似乎暗示他可能是蒙古人的奸细或间谍。然而查看《明实录》,却发现金忠在后来的洪熙与宣德年间备受恩宠,甚至立功于打蒙古之时。这使得金忠的身份更加扑朔迷离。
合理的解释是,朱棣之死可能是一场阴谋,金忠与蒙古人联手设计了一个圈套。杨荣和金幼孜等亲历者心知肚明,但因缺乏直接证据且战事连连失败,留下记载只会让人诟骂。追究责任可能会危及性命,所以大家都选择了沉默。
继承人朱高炽对此不可能一无所知。他作为聪明人,深知老爹的问题无人比他更清楚。如今老爹死了,那就让他安静地离去,不必再波及其他无辜。况且,若老皇帝战死的事情当众宣布,丢的不仅是一个人的脸面,还有整个大明朝的脸面。为了维护朝廷的颜面,大家选择了集体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