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为什么要在赵普脸上乱涂乱画?
在朝臣之中,有一位特别引人注目的人物,他深得太祖的信任,与太祖有着深厚的渊源。这位权臣与太祖的关系密切到连太祖的母亲杜太后都对他极为尊敬。一日,杜太后与赵匡胤谈及国事,流露出深深的忧虑。这位权臣,时任宰相的赵普,适时出现,被杜太后寄予厚望。
赵普曾是后周时期宋州节度使赵匡胤的掌书记,自那时起便深得杜太后的信赖。赵普才识过人,精通谋略,对赵匡胤的统一大业贡献良多。赵匡胤是如何对待这位重臣的呢?
有一次,赵匡胤与众臣商议更改年号,提议使用从未用过的“乾德”年号。赵普在一旁表示赞同,然而有人提醒说这一年号曾被伪蜀使用过。赵匡胤闻此大为震惊,立刻命令史官查证,果然如此。愤怒之下,赵匡胤用毛笔在赵普脸上涂抹,并生气地指责他。赵普只好顶着“黑脸”回家,直到第二天赵匡胤下令才敢擦去。
实际上,提出年号从未使用过的其实是赵匡胤自己,赵普只是随声附和。赵匡胤之所以在赵普脸上抹黑,一方面是掩饰自己的尴尬,另一方面也许是想借此压制一下赵普的气焰。
赵匡胤以雷霆万钧之势,在短短两年内迅速扫清所有敌对势力。对于后周旧官,除对意图称帝的李重进直接征伐外,其余基本采取安抚政策,通过高官厚赏来稳定人心。而在局势稳定之后,他则果断削夺其权。对于自己的部下,他在即位第二年就通过“杯酒释兵权”的方式和平解决潜在威胁,将隐患彻底消除在萌芽状态,其手段之高明令人叹服。而当时赵普不过三十五岁。
宋太祖在位期间成就非凡。以宋太祖为首的宋初领导集体共同努力,奋发图强,使宋初的社会经济迅速呈现繁荣景象。宋太祖实施了一系列明智的决策,如减轻徭役、赋税专收、以法治国、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澄清吏治、劝奖农桑、移风易俗等。这些决策不仅迅速治愈了长达200年的战争创伤,而且迅速推动了社会的空前繁荣,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建隆之治”。宋太祖的智慧与决策能力为后世所称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