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曹爽不投降的话,司马懿能够成功政变吗?

传统文化 2025-08-10 19:34www.humatrope.cn剧情简介

历史的迷雾中,一场权力的博弈让人扼腕叹息。想象一下,如果曹爽没有选择投降,而是听从桓范的建议,带着少帝曹芳奔赴许昌,以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勤王,那么结果会如何呢?

桓范从洛阳逃出来后,向曹爽提出了一个激进的计划:“我们手中有兵权,有粮草,再加上我大司农的印信,足以调动天下粮草。”这是一个充满诱惑的方案,让曹爽犹豫不决。

司马懿的安抚使者带来了诱人的承诺:“只是免官而已,福利待遇不变,继续享受荣华富贵。”洛水旁,司马懿发下誓言。此时的曹爽,一家老小都在洛阳城,造反意味着家人的生命将如风中烛火,随时可能熄灭。再三权衡,曹爽选择了投降。

选择的背后是残酷的真相。等待曹爽的并非荣华富贵,而是诛灭三族。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相信政治家的甜言蜜语,不如相信鬼话。二选一的情况下,曹爽选错了。

那么,如果曹爽不投降,而是选择与司马懿硬碰硬,胜算又有多少呢?

在我看来,胜算并不大。

司马懿发动政变时,虽然只有三千死士,但他利用郭太后的名义下了诏令,控制了整个洛阳城。城门的关闭、武器库的占领、洛水浮桥的守兵,都使得曹爽无法调动外部资源。

曹爽在带领子弟前往高平陵祭祖时,洛阳城中留下了的亲信并不多。人心惶惶,没人愿意冒险反抗司马懿。

曹爽的性格并不适合干大事。他的优柔寡断、犹豫不决让他在这场危机中失去了机会。

司马懿并不孤单,他代表着一群实力雄厚、背景深厚的士族门阀。他的背后有源源不断的支持和资源。

桓范偷出的大司农印信效用如何也是个未知数。如果司马懿以郭太后的名义发一道诏令,宣布大司农印信无效,那么这张印信就只是一张废纸。

综合来看,就算曹爽不投降,和司马懿对着干,也依然胜算不大。或许,像刘邦一样投降才是他唯一的出路,至少这样可以安度余生。但历史的遗憾就在于此,没有如果,只有结果。

上一篇:柬埔寨奇特风俗:少女出嫁前须学会抽烟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5 www.humatrope.cn 剧情简介 版权所有 Power by

剧情电视剧,剧情电影,韩国剧情片,剧情简介,欧美剧情片,分集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