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每年都会召见一个农民,此人是谁?
在古老的封建社会,官员的地位备受尊崇,无数的读书人苦读诗书,只为一朝金榜题名,踏上仕途。在初年,却有一位特殊的人物,他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名叫郭老舍,是濠州定远县人,一个宁愿在家种地,也不愿出仕为官的人。
这个人物在历史上颇为神秘,多次被挽留住在南京,让他出仕为官,都被他婉拒。他是谁?为何会如此坚决地拒绝做官?连明太祖朱元璋都亲自关注并下旨挽留。
郭老舍的身份在历史上备受争议。有一种说法认为他是郭子兴的小儿子。郭子兴是明朝的开国元勋,没有他的扶持,朱元璋的大明王朝或许无法建立。在朱元璋还在皇觉寺当和尚的时候,郭子兴已经在濠州起兵反元。
朱元璋加入郭子兴的义军后,在郭子兴的扶持下,他娶了马氏,成为郭子兴的得力干将。《敕赐滁阳王庙碑》中明确写道,“夫人生三子”,并没有提及郭老舍。这使得人们对郭老舍的身份产生了质疑。
另一种说法是,郭老舍只是郭子兴的族人,他们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在朱元璋时期,郭老舍曾受到赏赐,史书上称他们为“滁阳王之亲”。关于他的身份之谜,根据史书记载和明朝人的考证,郭老舍应该是郭子兴的儿子,但他的母亲不是张夫人,而是另一位与郭家关系非常亲近的女性。
这位女性是郭子兴的养女,她曾对郭老舍说:“法所不可无亲。今官尔,尔胜官乎?”这使郭老舍醒悟,因此在朱元璋赐官时婉言谢绝。朱元璋赐给他一头牛和十二蹄的马,送他归隐山中,照顾他的家人。
在隐居的生活中,郭老舍并不平静。他受到邻居的诱骗,一度出走。这件事被人揭发后,他被发往黑窑场做工。后来朱元璋下诏赦免他,并让他每年入京朝见。
事实证明,郭老舍拒绝做官是正确的。他死后,朱元璋下诏赐葬立石,以表彰他的忠诚和坚持。这位传奇人物的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他的坚持和自我认知,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