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两税法后的唐朝,为何还是没钱打仗呢-
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荣辱与赋税制度紧密相连,特别是在唐朝,两税法的推行对王朝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回溯到唐德宗建中元年,即公元780年,两税法横空出世,对中国税收史产生了划时代意义。在此之前,历朝历代的赋税征收都是按照人丁来计算,然而两税法的推出,改变了这一模式,转变为“唯以资产为宗,不以身为本”的征税方式。
这一变革瞬间改善了唐朝的财政状况,极大缓解了唐王朝的财政压力。推行两税法后的头三年,唐朝的赋税收入激增到了1000多万贯,这无疑为王朝的兴盛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尽管两税法带来了财政上的改观,但唐朝在关键时候依然面临财政困境,似乎两税法并没有起到预期中的效果。
深入了解后,我们发现,两税法带来的财富很大一部分都被用于养兵。唐朝为了改变“内重外轻”的局面,在中原与边疆地区设立了大量的节度使藩镇,这些藩镇的军事开支几乎全部由唐王朝承担。特别是西部地区,如朔方军等边疆藩镇,由于经济相对不发达,更加需要唐王朝的大力支持。这样一来,从江淮地区收取的赋税,很快就被拨给各镇作为军费。
除了藩镇军费,唐朝皇帝自身还拥有禁军神策军这样的重兵,其装备和待遇都是最优厚的。神策军在最鼎盛的时期,人数将近二十万人,这也大大加重了唐王朝的负担。每当新皇帝登基或有重大事件,唐朝皇帝都会大力赏赐神策军,这使得军费开支居高不下。
两税法的推行无疑改善了唐朝的财政状况,使国库充实。巨额的军事开支以及晚唐朝政的萎靡、吏治的衰败等因素,使得由两税法积累起来的国库很快便捉襟见肘。可见,中晚唐时期唐王朝的衰败早已注定。
两税法的推行是唐朝税收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对改善王朝财政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巨额的军事开支以及内部政治因素导致唐王朝在关键时刻依然面临财政困境。这一历史瞬间背后隐藏的是中晚唐时期王朝的兴衰荣辱,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