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舜钦不过是组织了一场文人雅聚,为何会被告发?
北宋庆历年间,一场青年才俊的文人雅聚竟引发了轰动朝野的风波。这场聚会的发起人,才子苏舜钦,在秋日里牵头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聚会。
苏舜钦出身世家,家族显赫。作为名门之后,他自小便才华横溢,诗书双绝。他的诗歌豪放高远,被誉为当时文坛的佼佼者。不仅如此,他的书法也堪称一绝,每一笔都备受人们瞩目。
当年的汴京城,每逢春秋两季都会举办热闹非凡的“赛神会”。朝廷各部门的大小官吏也会借此机会举行联欢活动,就像我们当代的年底聚餐。苏舜钦任职的进奏院,是一个拥有小金库的部门,于是他便利用这个小金库为这场聚会筹措资金。
那天,苏舜钦邀请了包括梅尧臣、王洙等在内的十几位满腹经纶的青年才俊。为了助兴,还约了两名歌伎来唱和。大家饮酒赋诗,唱和作乐,度过了一个通宵。
这场聚会却因苏舜钦的傲气而引发了一场风波。太子中书舍人李定希望参加聚会,却被苏舜钦以侮辱性的言语拒绝。李定怀恨在心,将此事添油加醋地宣扬出去,一时间京城内外议论纷纷,对苏舜钦等人产生不利影响。
宋仁宗听到此事非常生气,御史中丞王拱辰介入彻查此事。当时的两个宰相吕简仪和杜衍政见不和,苏舜钦是杜衍的女婿,王拱辰便借此机会打击苏舜钦,进而打击杜衍、范仲淹等人。查办下来,苏舜钦以“监守自盗”的罪名被降为庶民,其他人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惩罚。
这场风波使革新派受到沉重打击。事后,王拱辰还得意地表示他为相公将杜衍等人一网打尽。而苏舜钦在离开汴京后,隐居苏州,修建了沧浪亭。他在那里度过了余生,庆历八年更是被任命为湖州长史,但未能赴任便病逝,年仅四十一岁。
这场文人雅聚的风波,不仅是因为苏舜钦的傲气和李定的怀恨在心而引发的一场风波,更是当时政治斗争的反映。苏舜钦的才华和傲气使他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焦点,而这场风波也成为了北宋政治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