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重庆》戛纳首战告捷 子义借电影向父亲致
子义:演绎《日照重庆》,向父爱致敬
在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上,一部华语影片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日照重庆》。这部入围主竞赛单元的佳作,于当地时间13日上午首映,赢得了中外记者的持续热烈掌声。影片中的生死相隔的父子情,让扮演儿子的子义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
《日照重庆》讲述了一位父亲在儿子离世后的自我救赎之旅。子义在片中扮演的儿子,因缺失的亲情而走上不归路,这让人们看到了子义与著名演员巍子之间的特殊关系——他们是一对父子。而子义的成长经历与片中的角色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独自成长的童年让他更能理解角色的自我放逐。
身为巍子的儿子,子义却从不主动提及这位著名父亲,因为他不愿顶着“巍子儿子”的光环。在子义的记忆中,父亲的形象一直很模糊。直到小学三年级,他才在北京第一次见到父亲。然而两年后,家庭的破碎再次让父亲成为子义记忆中一个模糊的影子。
由于从小与父亲相处不多,子义和父亲在彼此的成长中相互缺席。长大后,两人开始有了男人间的交流。虽然巍子一直反对子义涉足演艺圈,甚至把他送到加拿大上学以阻断他的念头,但子义不仅继承了巍子的表演天赋,更继承了对事业的执着。他瞒着父亲考进中央戏剧学院,最终赢得父亲的尊重和支持。
电影《日照重庆》是子义的电影处女作,然而他的表演却毫不青涩。他刻画出的迷失在爱与恨中的儿子形象深入人心。子义坦言,他在演绎角色时,一半的感情给了角色,另一半则献给自己的父亲。他希望通过这部电影向父亲致敬,感谢父亲给予他的教育和责任。
子义笑称,他从父亲身上体会到了男人的责任感。虽然他与电影中的林波有着相似的经历,但他没有走上极端。生活中的子义是一个回头的浪子,他理解并感谢父亲的教育方式,也尊重并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的演技和对父爱的理解,都在这部影片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子义在《日照重庆》中的出色表现,不仅展现了他的演技,更展现了他对父爱的深深理解。他希望通过这部电影,向所有的父亲致敬,感谢他们给予我们的爱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