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死后的惨相 被士兵拽着辫子拉出棺材
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有一位皇帝以其长达近64年的实际掌权时间成为国家最高权力的长久执掌者。他就是乾隆皇帝。乾隆自我评价甚高,甚至认为自己是最完美的皇帝,他的自我定位无愧于任何赞誉。然而历史对于乾隆的评价却并非一面之词,有正面的声音,也有负面的观点。然而无论如何,乾隆在治国理政方面的成就与过失已然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于乾隆八年开始筹建自己的陵墓——裕陵,历时九年,耗资巨大,花费了二百万两银子。这座陵墓位于河北省遵化市的马兰峪。乾隆死后,他的陵墓中陪葬了大量的珍宝,包括古玩字画、奇珍异宝和黄金玉器等等。这些陪葬品反映了乾隆生前的奢华生活。他或许没有想到的是,在他去世后的百多年里,有人竟然会对他的陵墓中的珍宝产生贪婪之心。
在动荡的民国年代,军阀纷争不断。孙殿英这位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军长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以演习的名义率领大批人马杀向清东陵,实际上却是为了贪婪地盗取陵墓中的珍宝。他们打破了道道石门,进入了充满金银财宝的墓室。士兵们看到眼前的珍宝异常兴奋,尽管他们的首领曾下令不得哄抢,但仍有人偷偷地拿走了一些小物件。至于那些大件珍宝,更是被孙殿英一一留下。他们甚至打开乾隆的棺椁,发现棺材内也装满了珍宝。士兵们粗暴地对待乾隆的遗体,将其拖出棺材,扔在泥水里随意踩踏。
一个月后,溥仪得知此事,慌忙派人前往清东陵处理这一亵渎先祖的严重事件。他们赶到现场后,发现乾隆的头颅已经不见了。经过一番寻找,最终在地宫的一道石门下找到了已经被压碎成若干块的头颅。他们怀着极度沉痛的心情,将乾隆的遗骸重新安放进棺材内,恢复了之前的棺材布局,封好了地宫口,然后离开了。整个事件令人痛心,也让人对那个动荡的时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一事件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混乱,也让我们对乾隆这位伟大皇帝的后事感到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