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冷血?贾政为什么不喜欢嫡子宝玉
在经典之作《红楼梦》中,有一个角色始终让人费解:为何贾政,作为贾宝玉的父亲,并未对这位贾府的心头之宠展现出更多的喜爱?很多人看过这部小说后,都会对此感到困惑,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贾政对亲生儿子宝玉心生芥蒂呢?
让我们深入一下。贾政与宝玉之间的关系,从宝玉小时候就埋下了隐患。那一次抓阄的游戏,宝玉选择的是女子的饰品和珠钗,这让贾政心底对宝玉有了初步的定位:这个孩子长大后恐怕会是个多情种子,这并不一定符合当时的社会期待。
再说宝玉的性格,他天生好动、活泼,有着孩子的天真淘气。然而贾政自己小时候却是个安分守己、喜欢读书的孩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无疑在贾政心中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和困惑。
不仅如此,宝玉聪明却不愿走科举之路,这对于一心希望儿子通过读书考取功名的贾政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失望。贾政自己接受的是儒家的传统教育,他将读书视为唯一的出路,他希望宝玉也能如此。但宝玉却似乎对这个路径并不感冒,这无疑加深了父子之间的矛盾。
贾政非常重视贾家的声誉,但宝玉的行为,如结交戏子等,让贾家声誉受损。宝玉的日常行为,如与小姐妹和丫鬟们的交往,以及他的心高气傲,都是贾政所不能理解和接受的。在贾政眼中,女性的地位卑微,而宝玉却过分看重这些女生,这无疑加深了贾政心中的芥蒂。
至于贾政是否冷血,从某些情节来看,他似乎确实如此。特别是在黛玉母亲去世,黛玉投靠贾府时,贾政的反应似乎并不强烈,这给人留下了一些冷漠的印象。但另一方面,贾政对子女的教育有着自己的期望和打算,这也可能导致他在某些时候表现出不够温情的一面。
《红楼梦》中的贾政之所以不喜欢自己的儿子贾宝玉,原因多元且复杂。从性格、行为到价值观、人生观,父子之间都有着显著的差异和冲突。而贾政的某些行为也让人不禁思考,他是否真的冷血,或许这背后更多的是一种深沉的期待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