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连文丑都打不败,为何还能入选五虎将呢?
被誉为儒将的赵云,字子子龙,在《三国演义》中被誉为每个统治者心中的完美将领,其“常胜将军”的名号流传千古。在长坂坡的七进七出英勇救幼主的壮举,令人赞叹不已。死在他手下的曹军将领高达五十余人,其中包括高览、杨明等多位名将。赵云的武力值和忠诚之心,至今让无数人为他叫屈,觉得他没有被封进五虎实在是不公。
赵云并非一开始就跟随刘备,而是在三国时期初露锋芒于公孙瓒麾下。《三国演义》中描述了他首次登场的情景:公孙瓒山坡上望去,见一少年英姿勃发,身长八尺,浓眉大眼,威风凛凛。两人交战五六十合而不分胜负,公孙瓒的部下赶到,文丑才拨马而回。那少年自我介绍道:“我是常山真定人,名赵云,字子龙。”
磐河一战更是让人惊叹赵云的英勇。他与文丑打斗三十回合仍不分胜败。年少的赵云凭一己之力拦下名将文丑,并在五六十回合内撑到援军到来,从此常山在三国舞台上开启了“身经百战未尝败”的模式。
文丑虽也是曹操手下的名将,但在心理素质方面却远不如赵云。初出茅庐的赵云便能和文丑打成平手,那么若是两人都处在巅峰时期,他们之间的差距又有多大呢?
从武力值来看,刚登场的赵云与已是名满天下的文丑单挑不落下风,可见两人武力值相当。但若是巅峰期的赵云与文丑单挑,恐怕赵云的武功会更胜一筹。
战场上除了硬实力,个人心理素质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文丑虽然武力高强,但心理素质较差,容易胆怯。追击公孙瓒时,看到有援军就心生惧意,掉头逃跑。与关羽交战时,仅打三回合就心生恐惧,与之前战张辽、徐晃时的表现判若两人。而赵云在长坂坡的七进七出更是展现了他出色的心理素质和临危不惧的英勇。
从刘备评价赵云“子龙也”可以看出,这样一个完美的名将,巅峰期的文丑与他的差距显然不是一点点。赵云的英勇、智慧和忠诚使他成为后世敬仰的对象,也是《三国演义》中一位令人难以忘怀的儒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