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曾建吹鼓亭 每天不分昼夜地吹奏天朝
早在19世纪,为了保护安宁与健康,美国环境保护局就设立了噪声标准。事实上,噪音污染的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令人惊讶的是,在一百多年前,天朝也曾遭遇过类似的困境。
洪秀全为了彰显天朝的威严,在天朝宫殿里建立了吹鼓亭。昼夜不息的鼓乐声中,八音和谐共鸣,场面壮观。洪秀全听到那震撼人心的“天朝圣乐”,欣然作诗赞美。于是,在这位天王的旨意下,乐声从未间断。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王府内的臣工们纷纷出现神秘的病症:头痛、耳鸣、心悸。洪秀全怀疑这是“清妖”作祟,于是下令彻查。经过一番详尽的排查,却并未发现投毒的迹象。挖地三尺也未能找到下蛊之物。洪秀全大为震怒,认为负责排查的官员办事不力,准备严惩不贷。
在这个关键时刻,御医卢秋丰在天王义妺洪宣娇的支持下,勇敢地指出,这些病症并非“清妖”所致,而是源于“天朝圣乐”。卢秋丰虽为江湖郎中出身,但对音乐与健康的关联有着深刻的认识。他意识到,天王府内的音乐噪音已经达到了危害健康的程度。他恳请天王减少音乐以养心。洪秀全采纳了他的建议,下诏减少音乐,并改变音乐类型,使之更为柔和。从此,除了重要的朝会,天王府内的音乐在晚上停止演奏,音乐旋律也变得悠扬许多。这一改变使得府内的“怪病”不治而愈。
欣赏音乐,本应是一种享受,但过度则可能造成伤害。洪秀全意识到噪音污染的严重性后,能够及时改正错误,下旨限制噪音,这一明智的决策值得称赞。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乐工们并未受到这些“怪病”的影响,原因在于他们佩戴了驴毛耳塞以隔绝噪音。而洪秀全因耳背而未被噪音所扰。这一趣事在卢秋丰奏请时曾被隐瞒,否则乐工们可能会因此受到牵连。
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噪音对健康的潜在影响,也揭示了明智的决策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它也提醒我们,在欣赏美好事物时,适度是关键。过度追求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