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名胜景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在哪个国
受到地球温带西风带的影响,大西洋的水汽得以向东扩散。由于欧洲和中亚地区的地貌以平原和低矮的丘陵为主,没有高大山脉的阻挡,这些水汽得以毫无阻碍地穿越万里,直达新疆的西部。在南北天山的夹缝中,它们深入伊犁腹地。当遇到天山的抬升作用时,这些水汽化为降雨或降雪,降落到地面,形成丰富的地表径流。伊利河谷底的降水十分充沛,植被也因此繁茂。部分河流将这些降水汇入赛里木湖,形成了这颗被誉为“伊利明珠”的湖泊。
值得一提的是,北大西洋暖流从墨西哥一带出发,经西班牙西海岸向北直达北冰洋。它就像一台强大的“空气加湿器”,为欧洲带来暖湿空气。其携带的充足热能量使得这些暖湿气流能够穿越遥远的距离,抵达新疆的伊利地区和北疆一带。这使得伊犁地区的空气变得湿润,降雨丰富,地表植被也因此繁茂。
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在到达伊犁河谷后,已经历了漫长的旅程,力量有所减弱。加上伊犁河谷呈喇叭状,暖湿气流在此受到地形的影响。四周的高山将其抬升,使得暖湿气流中的能量和水汽在此过程中逐渐消耗殆尽。于是,在天山伊犁河谷的另一侧,气候显得相对干旱,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也减弱了许多。赛里木湖作为大西洋暖湿气流降水的汇聚之地,被形象地称为“大西洋的一滴眼泪”。
赛里木湖是一个“地堑湖”,形成于7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期。湖面海拔高达2071米,其面积虽然不到太湖的1/5,但蓄水量却是太湖的5倍。这主要是因为赛里木湖的深度较大。加上湖畔植被繁茂,使得湖水清澈见底,透明度高达12米,水质极佳。
值得一提的是,赛里木湖原本没有鱼类。于1998年,当地从俄罗斯引进了高白鲑和凹目白鲑等冷水鱼进行养殖,从而结束了赛里木湖不产鱼的历史。如今,这里已成为新疆重要的冷水鱼生产基地。赛里木湖周围风景如画,拥有森林、草原、湿地等多种景观,许多珍稀动物和鸟类在此栖息,是我国大西北著名的旅游胜地和生态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