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名士王澄的能力如何?最后为何会被王敦所杀?
你是否了解王澄其人?今天,奇闻奇网的小编将带你深入了解他的故事。
在魏晋名士中,王澄虽以学问高深、擅长谈玄而声名远扬,但实则盛名之下难符其实。与此同为琅琊出身的王敦,因以武将身份而缺乏文化,被王澄视为粗俗之人,常常当众羞辱。
王澄被朝廷任命为荆州太守时,正值政局动荡、天灾频发之际。面对农民起义的浪潮,他不仅未能有效应对,反而对投降的成汉将领李骧及其麾下的降兵施以残忍的杀戮。这种暴行激起了流民们的愤怒,他们推举杜弢为首领,展开反抗。
王澄平日里是个纨绔子弟,对军事毫不关心。敌军连战连捷,荆州岌岌可危,他却依旧沉迷于歌舞酒宴,彻夜狂欢。对于上门求见的将领,他总是在醉梦中敷衍了事。当流民军的声势越来越大时,王澄终于感到惶恐,选择了逃之夭夭。
令人惊讶的是,王澄并未因他的所作所为受到惩罚。相反,他被调到建康担任参谋主任。途径豫章时,他顺便拜访了王敦。尽管王敦已是东晋的军事大佬,王澄却依然不忘摆臭架子,当众讥讽他。忍无可忍的王敦终于动了杀心。
杀王澄并非易事。王澄不仅武功高强,而且身边总有武士保护。他随身携带的玉枕也让他多了一层安全保障。王敦设下计策,以酒宴为诱饵,先将王澄的武士灌醉。然后,借看玉枕之机,发动攻击。王澄毫无防备,最终被擒。
王敦命力大无比的勇士路戎去除掉王澄。两人在搏斗中,王澄终不敌路戎,被活活掐死。王敦用空车载着王澄的尸体运回了家。历史上,像王澄这样的人确实令人气愤。他明明自己无所作为,却看不起所有人;面对危机毫无悔改之心,依旧游戏人生;面对流民军的反抗,他不仅不反思自己的过错,反而更加残忍地对待投降的敌人。他的死真是咎由自取,实在令人气愤。
王澄的故事警示我们:做人做事要脚踏实地、谦虚谨慎。那些只知摆架子、毫无真才实学的人最终只会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