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望之他是萧何的后代,最后为什么被逼自杀?
【奇闻奇网小编倾力推荐】今天我们要讲述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故事,主角是萧望之,他是萧何的第七代孙,也是汉元帝的老师,更是一位卓越的托孤大臣。他却因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宫廷斗争,被污陷并最终被逼至服毒自杀的境地。
萧望之天资聪颖,自小便受到家人无尽的疼爱。他热爱学习,深受汉宣帝的器重。被任命为太子太傅,肩负着教育太子的重任。
汉宣帝病重时,他深知太子的性格并不适合继承皇位,于是选择了三位重臣来辅佐太子。萧望之便是其中之一。太子刘奭对音律、书法有着深厚的兴趣,却对国事漠不关心。尽管如此,太子对萧望之却极为倚重,登基后更是重用萧望之推行仁政。这却与另一位托孤大臣史高产生了矛盾,更与宦官石显结下了仇怨。
石显原本是一个纨绔子弟,因犯罪被处以宫刑成为太监。在宣帝时期,他一直无法有所作为,因为宣帝不喜欢宦官并刻意打压。汉元帝却非常信任宦官,这让石显得以进入权力中心。石显非常圆滑,善于做人,逐渐得到了皇帝的宠信。他与萧望之的矛盾日益加深,最终导致了萧望之的下场。
萧望之为人正直,因污陷结党营私和诬蔑皇帝无才而被下狱。虽然元帝后来重新起用了他,但石显等人仍然不断污陷他。年过六十的萧望之,身为皇帝的老师,托孤大臣,却两次受辱于人。气愤不已的他最终选择了服毒自尽。
元帝在得知自己的老师去世后,悲痛不已。他责问石显这些太监,但石显凭借自己的辩解让元帝无可奈何。干掉了萧望之后,石显在朝廷中更加无人敢惹。最终,汉元帝还给石显加官至中书令,致使朝野上下人人自危。石显专横朝廷长达十六年之久,致使西汉王朝日渐衰弱。
回顾整个事件,萧望之这位贤相、托孤大臣、元帝的老师,遭遇如此悲惨的命运,主要原因在于元帝的懦弱和重信宦官。这一事件不仅令人扼腕叹息,更让我们深刻反思一个领导者应有的明智与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