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跪姿不端正就被孔子骂为贼?古人跪坐时
在古代,尚未普及椅子这种坐具的时候,古人们的坐姿与我们今天截然不同,他们主要采用的是跪坐的方式。看秦汉时期的电视剧时,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每每想到此,许多人都会不禁好奇,古人长时间保持跪坐的姿势,他们的腿不会感到麻木或难受吗?要知道,对于现代人来说,即使是短暂的跪坐也可能导致腿部酸麻。
史书记载,现代意义上的椅子是在唐宋之后才开始出现的。而在三国时期,虽然马扎(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胡床)已经在少数民族地区流传开来,但在当时并不普及,也很少在正式场合出现。古人在祭祀祖先时,必须保持跪坐的姿态,因此这种姿势也显得非常正式和庄重。在待客、会见长者等严肃场合,跪坐被视为一种表示尊重和重视的礼仪。
除此之外,古人的服饰也影响了他们的坐姿选择。早期的裤子是开裆设计,如果采取坐着很容易走光,而跪坐则无需担心这个问题,这也使得跪坐成为一种流行的坐姿。
尽管礼仪之重要,但古人也有放松的时候。有一个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话的背后,其实有一个关于跪坐的小插曲。据《论语》记载,孔子的好友原壤在与孔子见面时,因跪坐姿势不端正而被孔子训斥。可见,古人对礼仪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连对方的坐姿都在他们的观察之列。
真正的礼仪之跪坐,应该是臀部放在脚踝上,上身挺直,手放在膝盖上,这种姿势被称为正坐。而另一种将脚放到前面盘起来的姿势,称为胡坐,是从胡人那里传过来的。正如被孔子责备的原壤所坐的姿势那样,虽然坐着确实比较舒服,但长时间保持也会让腿感到不适。
那么问题来了,古人跪坐时会不会脚麻呢?他们是否因为习惯而逐渐适应了这种麻木感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古人们的脚也会麻,他们在跪坐的时候也会觉得这种姿势让人难以忍受。所以下次当你看到历史剧时,不必过于羡慕古人那看似优雅的跪坐姿势背后他们可能也在偷偷抱怨脚的麻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