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晋出公最后的希望掌握在韩赵魏三家的手
《晋出公纪年:权谋与异象的年代》
晋出公五年,浍河断流……丹水三日枯竭……此乃天下乱象之兆。出公执掌晋国之时,遭遇诸事不利,连河水断流的异象也频频出现。史书载,君主在位期间若自然异象频发,其治国能力往往受到质疑。彼时,晋国四大家族韩赵魏智争斗激烈,智氏的掌舵者荀瑶成为军政大权的实际掌权者。
晋国国君的领土,已缩减至都城附近。昔日那套“不朝奉天子而朝奉晋君”的制度,已成为权臣们的信条。晋出公虽为君主,却形同傀儡,其权力日渐削弱。韩赵魏三家权势滔天,早已不把国君放在眼中。荀瑶虽野心勃勃,但对三家尚存制约之力,因此成为晋出公的依靠。每当荀瑶出兵伐齐、攻郑,均得到晋出公的许可,其胜利也为晋国赢得声望。
左传中描述荀瑶“贪而愎”,意指其骄奢淫逸,独断专行。荀瑶与晋出公之间的关系,不过是互相利用罢了。晋出公成为荀瑶发号施令的工具,借助传统制度体系的威力,荀瑶得以对韩赵魏三家发起挑战。
荀瑶曾捐出一个万户邑,以增加晋出公的税赋收入,缓解王室的经济困境。然而此举实为双刃剑,一方面解决了王室的困难,另一方面也削弱了韩赵魏三家的力量。荀瑶借此机会向三家发号施令,要求交出土地和户口由晋出公集中管理。此举引起了三家的强烈反感,但在荀瑶的权势下,韩魏两家不得不妥协。赵家坚决拒绝执行这一无理要求。
史书记载,晋出公命令荀瑶联合韩、魏攻打赵家,却未能取得进展。当攻打到关键时刻,韩、魏两家倒戈相向,与赵氏结盟,共同攻打荀瑶。荀瑶在这场斗争中失策被杀,智氏家族也因此而覆灭。晋出公失去靠山,面临三家的强大压力。在得知荀瑶灭族的消息后,晋出公愤怒至极,向齐鲁两国借兵反击三家,却遭到惨败。三家刚刚瓜分荀瑶家族的土地,力量大增,战略同盟关系稳固无比,晋出公根本无法与之抗衡。最终兵败如山倒,晋出公被迫逃亡他国。自此以后,[XXXXX]的历史序幕正式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