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印度可怕的嫁妆习俗 捆绑印度女人的“贞操枷锁”
印度的女性首饰文化源远流长,种类之丰富堪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耳环、项链、戒指、手链、手镯、发饰、额饰、胸饰和脚链等各式首饰,宛如璀璨的繁星在印度女性的生活中熠熠生辉。印度人深信,首饰是女性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载着女性的美丽与魅力,是女性独有的光辉。
在这美丽的背后,印度的嫁妆习俗却如同一道沉重的枷锁,束缚着无数印度女性的命运。即使在经济贫困的家庭,女性也会竭尽全力佩戴一些低廉的金属或塑料首饰,只为在人生的重大时刻增添一丝光彩。
印度的传统服装纱丽,是印度女性最喜爱的穿着。穿纱丽时,女性要穿上紧身上衣,将双肩和胸部紧紧包裹,而手臂和腰部则完全裸露。这种独特的穿着方式,使得印度女性在佩戴首饰时更加引人注目。
男尊女卑的观念在印度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印度的嫁妆和殉葬习俗,更是让人震惊。为了摆脱这种不公平的习俗,印度于1961年制定了《反嫁妆法》,严禁给予和接收嫁妆。
尽管法律有所规定,但印度的嫁妆制度并未真正废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嫁妆的要价也越来越高。在比哈尔邦首府巴特那,中等以上阶层的家庭所追求的嫁妆包括电脑、手机、家庭影院、数码相机等各种现代科技产品,还有珠宝首饰、豪华轿车、市内公寓套房以及欧洲蜜月旅游等。
除了鼻饰和耳饰,已婚的印度女子还必须佩戴脚铃。这种金属饰物发出的叮铛声,不仅为了美观辟邪,更是对新娘行为的一种约束。尽管印度女性可能日渐丰腴,但身着纱丽、佩戴各种首饰的她们,依然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这些美丽的首饰和繁琐的嫁妆习俗,却仿佛将她们妆扮成一群美丽的“女奴”。在这背后,隐藏着深深的无奈和不公。或许,只有真正打破这些陈旧的习俗,才能让印度女性真正地绽放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