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预是什么人?第一个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受祭拜的人
介绍背后的传奇人物——杜预
你是否知道文庙武庙的渊源?这些圣地最初是祭祀姜太公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历代文臣良将也在此享受祭拜。能青史留名并在此被祭拜,无疑是许多人的梦想。在中国古代,仅有两个人能同入文庙和武庙,他们是蜀汉丞相以及三国后期西晋初年的杜预。
说到杜预,许多人可能并不熟悉。他出生于公元221年,即刘备称帝的年份,出身于官宦之家。从小,他就有一个绰号——“”,意味着他博学多通,如同武器库一般,无所不晓。他的才学使他与羊祜、等人一同被重用,成为司集团中的杰出成员。
在平定蜀国的战争中,杜预凭借智慧和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军事局势中展现出卓越的谋略。当魏军攻灭蜀汉时,钟会意图谋反,杜预则凭借智慧幸免于难。他对邓艾的遭遇也持有公正的态度,是少数要求为邓艾伸冤的将领之一。
司马炎登基后,杜预被任命为镇南大将军。他规划了夺取孙吴荆州的计划,成功令东吴中计。在关键的时刻,杜预三次上书司马炎,坚持攻打,最终成功占据荆州,完成了汉末、三国以来重归一统的大业。
杜预的军事成就令人瞩目,但他同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在灭吴战争中,尽管吴人对他恨之入骨,但他凭借出色的指挥能力,给敌人以致命打击。他的法律注解工作也值得一提,他明确指出法律与制度的区别,并主张法律应该简洁明了,便于百姓理解。除此之外,他在经济、文化、农业和水利等方面都有卓越的建树。
杜预的人生堪称传奇。他在猜忌严重的司马炎手下安享晚年,并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时代被特别尊崇。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杜预亦位列其中。这位低调的名将,是真正的人生赢家,也是之前唯一一个进入文庙和武庙的历史人物。他的故事,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