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英语“神翻译”:土豪“Too How”
近日,百度贴吧中的网友们掀起了一股网络词汇的神级翻译热潮。他们将一些常见的网络用语、古诗词等,以中式英语的形式进行翻译,如将“土豪”翻译成“Too Ho”,“上天台”变成“go to die”,以及将“好基友一辈子”译为“Togayther”等等,这些独特的翻译引发了网友们的疯狂转发和热议。
从美剧字幕组到英文版《甄嬛传》,再到诸如“大妈”、“给力”、“不作死就不会死”等网络热词,这些诙谐搞笑或令人拍案叫绝的翻译从未淡出我们的视线。就在今年的英语六级考试中,一道关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翻译题更是让考生们发挥了“神级”翻译技能,诸如将“四大发明”音译为“StarFarming”,将“指南针”变成高端的GPS,“皇家”被翻译成“yello home”,引发网友们的热议和笑声。
实际上,中式英语的现象早已普遍存在,这也催生了一批热衷于研究和记录中式英语的狂热网友。其中一位德国青年Oliver Lutz Radtke(中文名纪韶融)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对中式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通过相机和文字记录下这些有趣的翻译。在2007年,他出版了一本名为《ChinglishFound in Translation》的书,集结了他在中国各地发现的Chinglish。在此之前,纪韶融已经建立了个人博客,分享他的Chinglish见闻。他的博客甚至被网友们趣称为“Chinglish网络博物馆”。
如今,对于来过中国的老外来说,拍下旅途中的中式英语并分享到社交网络上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他们发现有趣的中式英语表达往往很快被替换成严肃的表达方式,这让他们感到沮丧。正如纪韶融所言,“中式英语是中文和英文结合的奇妙产物,它充满了热情,不应被嘲笑。”这种独特的语言现象不仅反映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也展示了语言交流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这种神级翻译不仅令国人捧腹大笑,也吸引了一大批外国网友的关注和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