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止死亡过程有可能实现逆转
医学领域的新发现打破了我们对死亡的固有认知,暗示着一种可能——逆转死亡过程,让患者经历数小时死亡后得以复活。这是医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振奋人心的前景。
纽约州立大学重症医学系的博士Sam Parnia指出,传统上我们认定心跳和呼吸的停止意味着生命的终结。但现在,科学家们逐渐认识到死亡其实是一个过程,而非瞬间发生。当一个人被宣布死亡时,体细胞才刚刚开始它们的死亡旅程。这一过程可能持续数小时,而且,令人振奋的是,这个过程有可能是可以逆转的。
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心脏停止跳动后,脑细胞由于缺乏氧气和营养物质,会在几分钟内遭受永久性的损伤。但现在,科学家们正在挑战这一观念。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神经学教授Stephan Mayer博士指出,心搏停止只是死亡过程的开始。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急诊医学教授Lance Becker也参与了相关的讨论,他认为,我们有机会通过一些手段来修改或延迟这个死亡过程。
这些专家提到了成功复活的案例,其中的关键除了及时的急救护理外,还包括了降低体温的技术。研究发现,降低体温能够减少大脑对氧气的需求,同时阻止激活细胞死亡过程。过去几十年间,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体温降低是否对病人有益。最近几年的研究证实,这一手段能提高病人的复活率。尽管并非所有医院都将降低体温作为急救的标准措施,但这一策略正在逐渐受到重视。
对于是否应该复苏心搏停止数小时的病人,传统观点认为这可能会导致更大的脑损伤风险,特别是在涉及严重脑损伤和长期昏迷的情况下。Mayer博士争辩说,我们对脑损伤和死亡的了解并不全面。对于病人遭受的脑损伤程度和是否可逆,我们的判断也并不总是准确的。Becker表示,“尽管不是每个案例都适合人为延长寿命,但如果医生决定进行复苏,那么就应该不遗余力地尝试。”这一观念的转变为我们打开了新的希望之门,为未来的医学探索提供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