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宝鸡男子患巨舌症21年舌头长到25厘米
昨日,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内,专家们正在详细介绍一位特殊患者的病情。这位患者名为王有平,他的舌头长达25厘米,因舌头的压迫,牙齿被横向挤压,导致面部显著畸形,日常生活受到极大的影响。
昨日上午,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针对王有平的罕见病情召开新闻发布会,决定为这位来自宝鸡的“巨舌症”患者实施手术。王有平的舌头之巨大,让人难以置信,其伸出在外的长舌头是平常人的五六倍。由于舌头的压迫,他的牙齿基本呈倾倒状态,嘴巴无法闭合。
雷德林教授表示,王有平的舌头大约长25厘米,宽10厘米,厚7厘米,突出在口腔外。其病变范围广泛,涉及双侧上下唇、颊部、腮腺咬合区等10个部位。这种病过去被称为海绵状血管瘤,是由静脉血管畸形造成的。王有平的巨舌症治疗难度极大,主要难点在于出血难以控制。
据了解,王有平今年34岁,出生后即被发现嘴唇发青,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逐渐加重。他曾在多家医院求诊,但均因病情复杂而未能得到有效治疗。他告诉记者,有时候连呼吸都感到困难,一根鱼刺都可能导致大量出血,危及生命。
四医大颌面肿瘤外科的专家们表示,王有平的病情极为罕见,治疗计划将分为三步进行。首先处理舌体、双颊等潜在的大出血风险区域,然后采用栓塞硬化、射频热凝、手术切除等方法处理软组织病变,再通过正颌外科手术进行颌骨畸形矫正,最后修复牙齿,恢复咬合功能。预计彻底恢复需要大约4年的时间。
尽管面临巨大的困境,王有平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他是宝鸡某职业高级中学校长,同时也是校慈善事业部主任。他热爱文学,曾在省市级报刊上发表过众多小说、散文和诗歌作品。他一边艰难地说话,一边用纸巾擦拭口水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希望能够恢复正常的生活。”在遥远的1998年,王有平目睹了偏远山区初中毕业生,特别是那些残疾的孩子们因贫困而不得不放弃学业。此情此景深深触动了他,于是他决定采取行动。他开办了职业高级中学,免费提供职业技能教育,甚至为部分学生承担生活费。学校内的慈善事业部是他倾心打造的,积极参与帮扶偏远山区特困群众,助力他们脱贫。通过多渠道的募集,他汇集了新旧衣物、文具、图书和其他必要的物资,亲自带到陕西、甘肃以及青海等特困地区,送到特困人群和中小学生手中,累计金额高达数十万元。
在生活的舞台上,王有平是一位充满故事的人物。《患者心声》揭示了他的内心世界——他最强烈的愿望就是过上正常的生活。“如果病治好了”,他坚定地说,“我最想干的就是过正常人的生活。”他渴望家庭和睦,事业更上一层楼。同时他也表示:“我不需要别人同情我,我需要的仅仅是理解。”从小时候得病开始,他一直感受到身边的关心,这份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的故事充满了坚韧与毅力,同时也充满了对普通生活的渴望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