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七号》未入围金球奖 由于文化的隔阂
今年在台湾备受瞩目的电影《海角七号》,虽然在金球奖的评选中未能入围最佳外语片,但其在台湾的成功仍让人瞩目。导演魏德圣虽未将入围或得奖视为目标,但其努力在洛杉矶宣传此片,展现了他对电影的执着与追求。
刚到洛杉矶的魏德圣,面对华文媒体时坦然表示,自己从未因入围或得奖而拍片。他坦言,《海角七号》的成功使他看到了更多可能性,他希望有更多资金和更好的团队,共同投入到他的下一部作品《赛德克·巴莱》。虽然未能入围金球奖,但魏德圣依然不遗余力地在洛杉矶推广这部作品。他参与的公关公司积极安排试映,邀请奥斯卡投票权的美国影艺学院会员、知名影评人、电影学院教授与学生等观影,并安排映后座谈,全力以赴为影片冲击奥斯卡做准备。
对于《海角七号》未能入围金球奖的原因,有TVBS驻洛杉矶特派记者左敏琳分析称,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据她了解,《海角七号》在申请金球奖的过程中,遭遇了来自“澳大利亚”在纽约的强势宣传。当时许多有投票权的好莱坞外籍记者协会会员都去纽约进行采访,而公关公司只能事后补寄DVD。这种宣传方式对于外国观众来说,可能存在严重的文化隔阂。左敏琳个人非常喜欢《海角七号》,她观影时笑到飙泪,并努力为该片拉票。但当她询问其他外籍记者时,他们普遍认为该片虽然在台湾卖得好,但其凸显的台湾文化主题过于单纯。片中华语、台语、日语的交错运用,以及历史背景的关联,外国人往往难以分清。甚至有外籍记者在观影结束时还未能明确田中千绘的国籍。
尽管存在这样的文化隔阂,《海角七号》在台湾的成功仍然具有重大意义。它成为了台湾人进戏院观看台湾电影的社会现象,这一成就也获得了外国媒体的肯定。魏德圣导演以其敏锐的文化洞察力和高超的导演技巧,成功地将台湾文化呈现在大银幕上,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台湾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