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选秀节目遭遇七年之痒
《花儿朵朵》冠军之路:莫龙丹的闪耀与选秀背后的深思
随着今年青海卫视女生歌唱类选秀《花儿朵朵》的落幕,莫龙丹以其出色的表现最终摘得桂冠。这场总决赛的直播长达五个小时,堪比央视春晚的盛况。尽管这是今年少有的女生选秀节目,但其影响却并未达到往年的“超女”、“快女”的高度。
有人称内地的选秀节目正在经历一种“七年之痒”,收视和人气都有所下滑,就连今年湖南卫视的“快男”也不如以往受关注。电视台和选手们依然对此充满热情。《花儿朵朵》方面已经明确表示,明年将继续举办这一活动。就连江苏卫视的《名师高徒》在上周总决赛录制时,选手丁少华因过度劳累晕倒送医,但他仍表示:“痛并快乐着。”选秀节目究竟是在实现谁的梦想?是选手的明星梦,还是电视台的收视梦?
从选秀之意来看,电视台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收视率。从2003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开始,选秀逐渐成为了暑期电视争夺观众的主战场。今年有不少选秀节目停办,其中包括东方卫视的《加油》系列、《我型我秀》,以及江苏卫视的《绝对唱响》。这既是因为广电总局的限制令,也是因为选秀节目本身发展到了一个转折点。
如今,选秀的方式正在“变质”。许多业内人士用“七年之痒”来形容当前的内地选秀市场。曾经制作过《加油!好男儿》和《加油!东方天使》的导演叶烽认为,选秀节目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现在需要的是选秀产品的更新换代。尽管收视和口碑普遍下滑,但制作单位仍然能获得丰厚的利润。《花儿朵朵》的制作成本约1500万元,而广告收入却达到了5000万元左右。青海卫视负责人聂梅表示,对于一个弱势的电视平台来说,选秀节目极大地提升了青海卫视的品牌效益。明年还会继续举办《花儿朵朵》。
对于选手来说,选秀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花儿朵朵》的总决赛中,落选选手集体回炉摘得单项奖的场面让人感慨万分。这些选手从舞台下来后,未来又将如何发展呢?大多数选秀选手在比赛后并未扬名立万,有的甚至从此销声匿迹。丁少华是回锅选手之一,他去年已经参加过比赛并夺得亚军,今年再次参赛是为了让更多人认识自己。他表示:“选秀以后的路很艰难。”同样想法的还有参加安徽卫视“力士之星”选秀的张倩,她是选秀专业户,也曾一夜爆红,但她意识到让草根一夜爆红的选秀已经不存在了。
《花儿朵朵》的结束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莫龙丹的夺冠背后是无数选手的辛酸与无奈。而电视台和选手们在面对现实的同时也在寻求新的出路,期待着下一个“莫龙丹”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