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如何玩转互联网+ 蜜探找寻全新营销突破口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影视产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全面融入互联网的怀抱。从版权交易、投资制作到发行推广,乃至衍生品销售,互联网的触角已深入影视产业的各个环节。特别是2015年上半年,中国影视票房再创佳绩,更让行业看到了移动互联网的巨大潜力。尽管行业已经在互联网营销方面有所尝试,但受限于传统思维,移动互联网的真正价值尚未被完全发掘和利用。如何提升行业整体的互联网营销能力,成为行业内热议的话题。
在这一背景下,“蜜探”应运而生。“蜜探”是一种全新的互联网营销模式,将宣传的突破口放在影视剧的制作期。这一时期的剧组汇聚了所有重要的参演人员,产生了大量可传播的内容素材,但却缺乏相应的新闻和传播价值。而“蜜探”的价值就在于抓住这一“宣传真空期”,吸引公众的广泛关注,为作品上映前的正式推广打下坚实的认知基础。
与传统移动互联网营销不同的是,“蜜探”更加关注制作期的宣传和推广。它主张“入戏”的理念,通过探班、互动、内容等多种形式,引领影迷粉丝参与影视剧组探班。在现场与导演或明星进行良性互动,满足影迷的零距离接触愿望,同时挖掘大众话题塑造和自传播的能力,为剧集在线上线下造势。这种全新的体验让剧集在拍摄制作期就持续出现在公众面前,引爆关注度,避免作品面世时的营销成本损耗,让推广效果事半功倍。
具体来说,“蜜探”在改变行业传统营销模式方面有着三大独特作用。它推动营销推广阶段的向前延伸,打破传统营销的习惯性定式,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碎片化特性。它采用体验式营销和互动发声,满足青年人群作为主流观影人群的需求,利用他们对参与和真实的渴望,为作品制造大量曝光和广泛传播的关键突破点。“蜜探”充分利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生态系统,实现自传播和有效裂变传播。这三点是传统营销中常被忽视或无法兼顾的部分,“蜜探”团队凭借对影视行业和移动互联网营销规律的深入了解,有效帮助影视作品实现营销体验价值最大化,为作品上映创造更多观影和票房保障。
行业内的专家对此表示赞同。比如情感剧之父王小康导演就认为,“蜜探”的理念和模式在选角和后期推广互动上下足功夫的同时能够助力剧集带来更多关注和传播。他的新剧《大话红娘》已经杀青,并期待与“蜜探”展开积极合作,共同开创行业在互联网传播领域的新营销机制。
目前,“蜜探”已经全面亮相,并计划在高校开展声势浩大的探班进校园活动。未来,“蜜探”还将与更多影视公司合作,为之免费提供服务。“蜜探”的运营模式和发展前景令人期待。“蜜探”将带领观众“入戏”,共同影视产业的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