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发动政变时,为什么曹魏的老臣们会站在
趣怪网的小伙伴们,你们好!今天带来一篇深度文章,让我们一起回到公元249年,看看那场改变历史走向的政变。
那天,司马懿,这位在家静养的太傅,发动了一场震撼人心的政变。正值高平陵祭扫之日,曹魏的重要人物纷纷外出祭拜,而司马懿则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这场政变之后,为何他的老部下纷纷选择支持司马懿呢?答案只有两个字:利益。
在此之前,大司徒恒范曾劝曹爽不要出城,担心司马懿趁机发动政变。但曹爽掌握着整个曹魏的政权,认为司马懿已无力回天,因此未加理会。当曹爽兄弟出城后,恒范的警告应验了。司马懿借魏明帝的名义下令接管洛阳城内的军队,关闭城门,罢免曹爽职位。面对突如其来的政变,曹爽不知所措,最终选择了投降。
在这场政变中,曹操的旧部下纷纷站出来支持司马懿。这些四朝元老,如王观、蒋济、高柔和郭淮等,他们的选择让人感叹。他们之所以支持司马懿,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利益”二字。
第一层利益,是曹爽掌握兵权后行为骄横,开始重用亲信,逐渐收回旧部下的权力。为了重新获得权力,他们选择支持司马懿发动政变,夺回兵权。说白了,这是为了个人利益。
而更深一层的意义,则代表了名门世族的利益。司马懿和曹操的旧部下都是士族的代表,他们自然会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对抗曹爽。曹操在位期间不拘一格用人,无论是寒门还是士族,只要有能力就会得到重用。曹爽掌握兵权已经损害了士族的最大利益。作为士族的旧部下,他们自然会选择支持同为士族的司马懿。
在这场高平陵之变中,曹操的旧部下们纷纷选择支持司马懿,无论是为了个人利益还是阶级利益,他们都成为了这场政变的重要推手。正如现实中常说的那句话,“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在这场历史的大舞台上,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动。这场政变不仅改变了曹魏的政权,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现实的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