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职业“捞尸人”一年捞起200具浮尸捞到手软
在风光绮丽的长江沿岸,隐藏着一群特殊的职业人——捞尸人。他们的任务,是驾驶趸船在宽阔的江面上巡逻,一旦发现浮尸或尸块便立即上前打捞。这些在长江上的无名英雄,默默守护着生命最后的尊严,被当地居民尊称为“捞尸人”。
重庆市江北区朝阳河打捞队的陈松,便是其中的一员。他最高纪录曾在一年内打捞起两百具浮尸,甚至在某个星期就捞到了七十具尸体。陈松每天坐在船头,目光紧盯着江面,他的工作如同守望先锋,时刻准备迎接未知的挑战。
长江沿岸的捞尸人工作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夏季是尸体出现的高峰期,因为许多人不慎失足落水。而到了冬季,江水冰冷,尸体往往被卡在石头或河沙下,难以浮出水面,直到冬季过去才被家属或路人发现。
每当执行打捞任务时,陈松都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因为尸体可能已高度腐烂,一出现就散发出强烈的尸臭。为了掩盖这股味道,他只能不断地抽烟。
陈松回忆,2000年的那场暴雨引发的洪灾,让他体会到了工作的艰辛与沉重。那时,他一周就要打捞七十多具尸体,每次看到顺流而下的尸体,他都立即开船追赶,甚至有一种“捞到手软”的感觉。
而在他的工作中,女性尸体的比例相对较高。她们往往因为孤独感、感情问题、家庭暴力及家庭矛盾等巨大压力,选择了这条不归路。陈松每次打捞出尸体后,都会仔细检查是否有遭受暴力侵害的痕迹,一旦发现有被剥皮、断手脚或头部受伤的尸体,他都会立刻报警。
对于害怕这个问题,陈松坦言,刚从事这份工作时确实感到恐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从家人的支持中找到了坚持的力量。他的父亲告诉他,这是在行善,是在帮助家属寻找失散的亲人,同时也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这群捞尸人,是长江上的无名英雄。他们默默守护着每一个生命的尊严,用自己的双手和勇气,为逝者家属带来一丝丝希望。他们的存在,是长江风光背后的一道独特而温暖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