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出土的惊世国宝 轰动全世界
在二十世纪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现古学如一颗新星冉冉升起,不断刷新我们对于民族和人类历史的认知。让我们首先回溯到那波澜壮阔的起点——殷墟。
殷墟,这个沉寂了三千年的帝都,在1899年的一次偶然中被唤醒。金石学家王懿荣在中药铺的“龙骨”上意外发现了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随着甲骨文的发现,殷墟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商贾们曾试图隐瞒其真正的出土地点,但罗振玉最终考定了小屯为殷墟的所在。经过一系列的发掘,我们见证了殷墟如何从荒芜之地逐渐展现出宏大的规模。这里出土的甲骨文、珍贵的墓葬、祭祀坑和车马坑等遗物,为我们揭示了三千多年前的生活状况以及当时的文明程度。特别是着名的司母戊大鼎,作为历史的见证,现成为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另一个震撼世界的宝藏也在不经意间被发现——那便是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在黄沙漫漫的敦煌,一个名叫王圆的道士在雇工的帮助下意外发现了一个藏有无数古经、绣画、文书和法器的洞穴。这个藏经洞是莫高窟寺院僧侣在战乱时期藏匿的宝物。由于无知和腐败,这些无价之宝被外国家劫掠一空。幸运的是,藏经洞的发现使人们开始重新关注敦煌,并对其充满了无限的敬意。敦煌石窟所保存的雕塑和壁画是艺术的瑰宝,它们经过千余年的雕琢,反映了宗教文化和社会史迹,具有极高的历史、学术和艺术价值。这些壁画和雕塑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令人叹为观止。
这两个重大发现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辉煌,也让我们深感历史的沧桑与遗憾。正是这些遗憾与辉煌并存的历史遗迹,让我们更加珍视当下,更加坚定地追寻和未知的历史与文化。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的历史奇迹在未来被发现和发掘,为我们揭示更多关于民族和人类历史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