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赧王贵为周朝天子,为何会债台高筑呢?
关于周赧王与“债台高筑”背后的故事
想必大家对“债台高筑”这一说法并不陌生,但背后的故事或许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奇闻奇网小编的脚步,探寻这一成语背后的历史渊源。
周赧王姬延,身为东周之君,其时代正值秦国崛起,周王室日渐衰微之际。周王室虽日渐衰落,却仍怀不甘之心。楚王看出周天子的困境,遂打算利用周天子的名义,联合各国共同抵抗秦国的侵略。
当周赧王听闻此计,自然欣喜若狂,立刻任命西周公为大将,并仓促间凑集了一支五六千人的军队。战争的巨大开销让衰弱的周王室无法承受。无奈之下,周赧王只能向王城的富户们求助,借款军费,并承诺以战利品偿还。
原本计划六国诸侯在伊阙集结共同出击的战役并未如期进行。除了楚、燕两国派来一些兵马外,其余四国音信全无。面对数十万的秦军,周军的人数和实力远远不足,战争显然无法进行。西周公只好带着疲惫的军队无功而返。
当王城的富户们看到将士们班师回返,他们纷纷上门讨债。钱粮已经耗尽,没有战利品可分配,周王室无力偿还这笔巨大的债务。这些富户们不甘示弱,聚集在王宫门外大吵大闹,声音之大甚至宫内的周赧王都能听到。自觉理亏的他,羞愧不已,无法将讨债的人赶走。
走投无路的周赧王只好躲进王宫后的高台上避难。曾经权势滔天的周王室如今竟落到如此境地,实在令人唏嘘不已。回望过去,周王室也曾是土地广阔、人口众多、军事强大、经济繁荣的诸侯国之一。各诸侯国也都曾以周天子为天下共主。但随着东迁,诸侯国的崛起使得周王室的版图大幅缩小,收入锐减,甚至不得不向其他诸侯国借钱办事。这也是周赧王身为天子却最终“债台高筑”的真正原因。
这个故事不仅揭示了周王室衰落的历程,也反映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债台高筑”这一成语也成为了形容债务累积严重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