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国都被攻破,唐朝经历了六次为何都没事?
在历史的长河中,唐朝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当时的世界强国之一。那时,社会经济蓬勃发展,文化繁荣昌盛,向周边国家输出大量的文化与科学技术。对于来自不同民族的居民来说,唐朝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交流融合环境,统治者也从外族文明中汲取了许多精华。历史是无情的,即使是强大的唐朝也难以逃脱衰落的命运。
在唐朝的前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呈现出一派盛世景象。先后出现的“贞观之治”、“永徽之治”与“开元盛世”,都是唐朝繁荣的见证。历史总是充满了变数。从755年12月起,边将叛乱,标志着唐朝开始走向衰落。
与此北宋时期的战斗力却大幅下降。到了某个时期,80万的禁军可能实际人数不到10万,吃空饷的现象极为严重。军队的实际情况是,许多士兵并非真正的战士,老弱病残者众多,壮年部队寥寥无几。那80万禁军只是一个空壳。有些禁军甚至去做生意,只会在点名时出现在军营,然后回到自己的店铺。整个社会都弥漫着钱本位的思想,认为没有钱解决不了的问题。这种风气也影响了北宋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再来看唐朝的都城长安,实际上就是“大兴城”。由于旧长安被认为地势低洼潮湿,于是在开皇二年(582年),在汉长安城的东南方向修建了一座新的都城——大兴城。这座城市的规模庞大,东西长十八里一百一十五步,南北十七里一百七十步。根据现代勘测,其总面积达到84平方公里,是西安城的六倍。可以想象,大兴城的气势之雄伟是多么的壮观。
唐朝的前期表现令人称赞,被后人誉为“盛世”。到了中后期,唐朝的表现确实不尽如人意,被形容为“软弱无力”,遭受他人的欺负和欺压。国都六陷,天子九逃,毫无骨气可言。各位读者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呢?在这个历史的转折点上,唐朝的兴衰给了后人哪些启示和思考呢?